有范 >古诗 >庭橘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07-18

庭橘

唐代  贯休  

蚁踏金苞四五株,洞庭山上味何殊。
不缘松树称君子,肯便甘人唤木奴。

庭橘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庭橘翻译及注释

《庭橘》是唐代贯休的一首诗词。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蚂蚁踏着金色的花瓣,有几株庭院中的橘树。
在洞庭湖山上品尝,味道有何不同。
不是因为树木的品质高贵才称其为君子,
而是愿意甘心地被人叫做木奴。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庭院中橘树的观察和感受。他看到了蚂蚁在金色花瓣上爬行,赋予了庭院中的橘树生机。同时,他也在洞庭湖山中品尝着橘子,思考着味道的差异。虽然橘树没有被称为君子,但作者认为它们愿意成为人们喜爱的木奴,甘心接受这个称呼。

这首诗词意境宁静而自然,描写了一幅庭院中的橘树景象。通过蚂蚁和橘子味道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作者用朴素的 language 和质朴的形象,展现出他对平凡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这首诗词展示了唐代诗人贯休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自然的独到观察,是一首优美而富有意义的作品。

庭橘拼音读音参考

tíng jú
庭橘

yǐ tà jīn bāo sì wǔ zhū, dòng tíng shān shàng wèi hé shū.
蚁踏金苞四五株,洞庭山上味何殊。
bù yuán sōng shù chēng jūn zǐ, kěn biàn gān rén huàn mù nú.
不缘松树称君子,肯便甘人唤木奴。


相关内容:

送友人下第游边

题宿禅师院

苦热

再游东林寺作五首

送欧阳秀才赴举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上卢使君
    一别旌旗已一年,二林真子劝安禅。常思双戟华堂里,还似孤峰峭壁前。步出林泉多吉梦,帆侵分野入......
  • 赠方干
    盛名与高隐,合近谢敷村。弟子已得桂,先生犹灌园。垂纶侵海介,拾句历云根。白日升天路,如君别......
  • 早秋夜坐
    微凉砧满城,林下石床平。发岂无端白,诗须出世清。邻僧同树影,砌月浸蛩声。独自更深坐,无人知......
  • 送僧入幽州
    高士高无敌,腾腾话入燕。无人知尔意,向我道非禅。栗径穿蕃冢,狼声隔远烟。槃山多道侣,应未有......
  • 寄四明闾丘道士二首
    淮海兵荒日,分飞直至今。知担诸子出,却入四明深。衣必编仙草,僧应共栗林。秋风溪上路,应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