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寄径山印禅师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陆游
2025-07-23

寄径山印禅师

宋代  陆游  

市朝声利战方酣,眼看纷纷每不堪。
但有客夸车九九,了无人问众三三。
会当身返东西蜀,要与公分上下庵。
春枕悠然梦何许,两枝筇杖唤鱼潭。

寄径山印禅师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寄径山印禅师翻译及注释

《寄径山印禅师》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禅宗境界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市朝声利战方酣,
眼看纷纷每不堪。
但有客夸车九九,
了无人问众三三。
会当身返东西蜀,
要与公分上下庵。
春枕悠然梦何许,
两枝筇杖唤鱼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市朝的喧嚣和战争的残酷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浮躁世态的不满和疲惫。作者观察到人们争名夺利、纷纷扰扰,感到无法忍受。

然而,作者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了一些宁静和慰藉。他提到有些客人夸耀着九九归一的车,但却没有人问及众多普通人的生活。这暗示了作者对于虚荣和功利的冷漠态度。

接下来,作者表达了自己渴望回归东西蜀地(指四川地区)的愿望,与禅宗大师共同生活在山间庵堂之中。这是对于禅宗境界的向往,希望通过禅修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两句描述了作者在春天的枕头上悠然入梦,梦中两根竹杖唤醒了他,使他想起了鱼潭。这里的鱼潭可以理解为禅宗的象征,唤醒了作者对于禅修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世俗纷扰的批判和对禅宗境界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宁静和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于现实世界的厌倦和不满。

寄径山印禅师拼音读音参考

jì jìng shān yìn chán shī
寄径山印禅师

shì cháo shēng lì zhàn fāng hān, yǎn kàn fēn fēn měi bù kān.
市朝声利战方酣,眼看纷纷每不堪。
dàn yǒu kè kuā chē jiǔ jiǔ, liǎo wú rén wèn zhòng sān sān.
但有客夸车九九,了无人问众三三。
huì dāng shēn fǎn dōng xī shǔ, yào yǔ gōng fēn shàng xià ān.
会当身返东西蜀,要与公分上下庵。
chūn zhěn yōu rán mèng hé xǔ, liǎng zhī qióng zhàng huàn yú tán.
春枕悠然梦何许,两枝筇杖唤鱼潭。


相关内容:

寄姜梅山雷字诗

季秋已寒节令颇正喜而有赋

寄成汉卿将军

即事示儿辈

晦前二日夜欲晓自湖上归对残月独酌


相关热词搜索:禅师
热文观察...
  • 久雨杜门遣怀
    风雨萧萧卧掩关,经旬登览负溪山。也知解送丰年喜,无奈难消永日闲。平野横吹看凌厉,画檐高泻听......
  • 九月十日如汉州小猎於新都弥牟之间投宿民家
    适从邛州归,又作汉州去。天低惨欲雪,游子悲岁暮。十年辞京国,疋马厌道路。野火炎高冈,江云暗......
  • 酒熟书喜
    小槽春夜压春醪,天与龟堂慰作劳。喜似系囚闻纵释,快如苛痒得爬搔。未陈尊杓心先醉,傍睨江山气......
  • 开岁
    绿襦新画卫门扉,贺刺相欺可累欷。卖困不灵仍喜睡,送穷无术又来归。相寻蚕市人何在,烂醉蟆津事......
  • 开岁屡作雨不成正月二十六日夜乃得雨明日行
    东风催雨破天悭,行圃归来剩解颜。百草吹香蝴蝶闹,一溪涨绿鹭鸶闲。老来每叹论心少,贫甚方知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