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赋得灞岸柳留辞郑员外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杨巨源
2025-07-24

赋得灞岸柳留辞郑员外

唐代  杨巨源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倘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赋得灞岸柳留辞郑员外作者简介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赋得灞岸柳留辞郑员外翻译及注释

赋得灞岸柳留辞郑员外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倘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这首诗词是唐代诗人杨巨源所作,表达了对灞岸柳树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灞岸,杨柳含烟,如同笼罩在轻盈的烟雾之中。杨柳年年被人攀折,用作行人的拐杖。作者认为只要有和风拂过,杨柳的低枝就会变成适合行人使用的拐杖,不再让青丝被沾染上尘埃。

这首诗词通过赞美灞岸柳树,展现了唐代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杨柳作为春天的代表,象征着生机和希望。诗人以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并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渴望。诗意深远,情感真挚,通过简洁而优美的文字,勾勒出了瞬间的场景和氛围。

整首诗词以灞岸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以物言志的手法,娓娓道出了诗人对灞岸柳树的依恋和呼唤,同时也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化喜怒哀乐之情于形容枝叶柔嫩青翠、柔韧可人的杨柳,颓垂河滨如烟似雾。意境空灵,引人入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渴望。

赋得灞岸柳留辞郑员外拼音读音参考

fù dé bà àn liǔ liú cí zhèng yuán wài
赋得灞岸柳留辞郑员外

yáng liǔ hán yān bà àn chūn, nián nián pān zhé wèi xíng rén.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hǎo fēng tǎng jiè dī zhī biàn, mò qiǎn qīng sī sǎo lù chén.
好风倘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相关内容:

牡丹

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

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

清明日登城春望寄大夫使君

李西川荐琴石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裴端公使院,赋得隔帘见春雨
    细雨未成霖,垂帘但觉阴。唯看上砌湿,不遣入檐深。度隙沾霜简,因风润绮琴。须移户外屦,檐溜夜......
  • 浪淘沙二首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半欲沉。宿鹭眠洲非旧浦,去年沙觜是江心。蛮歌豆蔻北人愁,松雨蒲风野......
  • 朱凤行
    君不见潇湘之山衡山高,山巅朱凤声嗷嗷。侧身长顾求其群,翅垂口噤心甚劳。下愍百鸟在罗网,黄雀......
  • 题凌云寺
    春山古寺绕沧波,石磴盘空鸟道过。百丈金身开翠壁,万龛灯焰隔烟萝。云生客到侵衣湿,花落僧禅覆......
  • 劳劳亭歌(在江宁县南十五里古送别之所,一名临沧观)
    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傍。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