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代寿韩平原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过
2025-07-18

代寿韩平原

宋代  刘过  

际会风云振古难,十年初手且旁观。
要令邻敌尊裴度,必向东山起谢安。
一品千龄灵寿杖,五公四世进贤冠。
功成裂地封留了,却趁赤松盟未寒。

代寿韩平原作者简介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代寿韩平原翻译及注释

《代寿韩平原》是宋代刘过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历史人物韩平原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功业与名声的思考和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
代替韩平原寿命长,世事变幻难以琢磨。十年来我只是旁观者,目睹风云的兴衰起伏。若要使邻敌羡慕裴度,必须在东山上效法谢安。韩平原被赐予了帝王的权杖,他家族中的五位贤才被封为四世进士。取得了功业后,他选择留在了裂地封留之地,而不是急于加入赤松盟。

诗意和赏析:
《代寿韩平原》通过描绘韩平原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功成名就与权势的思考。诗中提到的韩平原是一个历史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不平凡的经历。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描述了这位英雄的传奇经历,从而抒发了自身对于成功和名利的独立思考。

诗词中的“际会风云振古难,十年初手且旁观”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风云变幻、人事无常的感叹。作者将自己比作十年来一直旁观者,这种观察者的角色使得他能够客观地看待世事的变迁。

接下来的两句“要令邻敌尊裴度,必向东山起谢安”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和权势的思考。这里提到了裴度和谢安,他们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和名臣。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能够获得邻敌的尊重,成为一个被世人称颂的人物。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韩平原家族的显赫地位和得到的荣耀。“一品千龄灵寿杖,五公四世进贤冠”这两句表达了韩平原及其家族的功绩和地位,他们被赋予了高官的权杖,成为了进士中的佼佼者。然而,韩平原却选择留在裂地封留之地,而不是追逐更高的名利。“功成裂地封留了,却趁赤松盟未寒”这句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功成名就后的选择和追求的思考。韩平原选择在裂地封留之地安享天年,而不是急于追逐权势与荣耀。

整首诗词以韩平原的故事为主线,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叙述和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追求。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人事无常的感慨和对于淡泊名利的态度。

代寿韩平原拼音读音参考

dài shòu hán píng yuán
代寿韩平原

jì huì fēng yún zhèn gǔ nán, shí nián chū shǒu qiě páng guān.
际会风云振古难,十年初手且旁观。
yào lìng lín dí zūn péi dù, bì xiàng dōng shān qǐ xiè ān.
要令邻敌尊裴度,必向东山起谢安。
yī pǐn qiān líng líng shòu zhàng, wǔ gōng sì shì jìn xián guān.
一品千龄灵寿杖,五公四世进贤冠。
gōng chéng liè dì fēng liú le, què chèn chì sōng méng wèi hán.
功成裂地封留了,却趁赤松盟未寒。


相关内容:

糖多令/唐多令

多景楼醉歌

喜雨呈吴按察


相关热词搜索:平原
热文观察...
  • 代寿韩平原
    衣钵登庸复旧毡,文王尚父赵平原。自从庆历到今日,只说开禧初改元。朝辟东斋广东阁,夜看南极照......
  • 代寿韩平原
    国付平章众正开,凌烟录尽到云台。鸳鸿充序皆桃李,羔雁成群及草莱。强国断无逾此策,随车未必尽......
  • 代寿韩平原
    畴昔张旃过相时,相人争睹汉官仪。未能劖刻燕然石,不忍摩挲书锦碑。慷慨欲平千载恨,经营已叹十......
  • 代寿韩平原
    宇宙之间物物春,戚疏曾不间陶钧。裔分裴皞东西眷,谊笃嗣宗南北邻。中令诸孙难遍识,栖筠俗子老......
  • 古诗
    凉生见砚窗未糊,秋风射入如相呼。床头吴钩作龙吼,便欲乘此捣穹庐。丈夫诗胆如斗大,摩挲笑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