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醉中登避俗台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陆游
2025-07-19

醉中登避俗台

宋代  陆游  

半醉行歌上古台,脱巾散发谢氛埃。
但知礼岂为我设,莫管客从何处来。
剡曲烟波菱蔓滑,耶溪风露藕花开。
老来世事浑成嬾,一棹幽寻未拟回。

醉中登避俗台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醉中登避俗台翻译及注释

《醉中登避俗台》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半醉行歌上古台,
脱巾散发谢氛埃。
但知礼岂为我设,
莫管客从何处来。
剡曲烟波菱蔓滑,
耶溪风露藕花开。
老来世事浑成嬾,
一棹幽寻未拟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醉酒中登上避世的台阶,抛开束缚,放松自己。他不在乎世俗的礼节,也不关心客人来自何方。他描述了剡溪的曲线、烟波和菱蔓的滑动,以及耶溪的风和露水,藕花在风中绽放。作者感叹自己年老后对世事的冷淡,只想一个人静静地寻找幽静的地方,不打算回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世俗的态度。诗中的"醉中"和"登避俗台"暗示了作者在醉酒状态下逃离尘世的愿望。他脱去礼节和束缚,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作者以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剡溪的曲线、烟波和菱蔓的滑动,耶溪的风和露水,藕花的盛开,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厌倦和对安静、幽静生活的向往,不愿回头。整首诗词以简洁、淡泊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然和宁静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他独立、豁达的个性。

醉中登避俗台拼音读音参考

zuì zhōng dēng bì sú tái
醉中登避俗台

bàn zuì xíng gē shàng gǔ tái, tuō jīn sàn fà xiè fēn āi.
半醉行歌上古台,脱巾散发谢氛埃。
dàn zhī lǐ qǐ wèi wǒ shè, mò guǎn kè cóng hé chǔ lái.
但知礼岂为我设,莫管客从何处来。
shàn qū yān bō líng màn huá, yé xī fēng lù ǒu huā kāi.
剡曲烟波菱蔓滑,耶溪风露藕花开。
lǎo lái shì shì hún chéng lǎn, yī zhào yōu xún wèi nǐ huí.
老来世事浑成嬾,一棹幽寻未拟回。


相关内容:

租税

醉乡

自桑渎泛舟归三山

自嗟

自宽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绵州魏成县驿有罗江东诗云芳草有情皆碍马好
    老夫乘兴忽西游,远跨秦吴万里秋。尊酒登临遍山寺,歌辞散落满江楼。孤城木叶萧萧下,古驿滩声虢......
  • 醉中夜自村市归
    村市夜骑黄犊还,却登小阁倚阑干。银河斜界晓天碧,璧月下入秋江寒。吾辈身闲且饮酒,人生事定须......
  • 复雨
    催唤儿童扫绿苔,长歌清啸兴悠哉!林间子堕知梅熟,水面痕生验雨来。往事已成孤枕梦,故人谁共一......
  • 四月二十八日作又行遍人间病不禁,
    四月欲尽五月初,九十未及八十余。开口何曾谈世事,收身且复爱吾庐。...
  • 晨起坐南堂书触目
    林塘天与占深幽,一把茆轻万户侯。漠漠断云开复合,纤纤微雨落还收。奇峰角立千螺晓,远水平铺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