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中秋月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禹偁
2025-07-22

中秋月

宋代  王禹偁  

明可监秋毫,供吟属我曹。
隔年方得见,终夕敢辞劳。
冷向天心白,清临露掌高。
霖台相照处,寒色满蓝袍。

中秋月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中秋月翻译及注释

《中秋月》是一首宋代王禹偁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明亮的秋月,可以用来监视秋毫,供我和我的同伴吟咏。经过一年的等待,终于可以见到它,我愿意为此付出辛勤努力。冷月照耀着天空,清澈地映照在露水上。在霖台上相互照耀,寒意弥漫在蓝色的袍子上。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中秋时节的明亮月光,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努力的执着。诗人将明亮的秋月比喻为监视秋毫,显示了他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完美的追求。诗人经过一年的等待,终于可以见到这明亮的秋月,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努力的坚持。诗中的冷月和清澈的露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细腻和纯净之美的追求。霖台相互照耀,寒意弥漫在蓝色的袍子上,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同时也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这首诗词通过对中秋月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努力的执着,同时通过对冷月和清澈露水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细腻和纯净之美的追求。整首诗词意境清新,情感深沉,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中秋月拼音读音参考

zhōng qiū yuè
中秋月

míng kě jiān qiū háo, gōng yín shǔ wǒ cáo.
明可监秋毫,供吟属我曹。
gé nián fāng dé jiàn, zhōng xī gǎn cí láo.
隔年方得见,终夕敢辞劳。
lěng xiàng tiān xīn bái, qīng lín lù zhǎng gāo.
冷向天心白,清临露掌高。
lín tái xiāng zhào chù, hán sè mǎn lán páo.
霖台相照处,寒色满蓝袍。


相关内容:

献仆射相公

新秋即事

献仆射相公

芍药诗

芍药诗


相关热词搜索:秋月
热文观察...
  • 新秋即事
    百岁浮生一梦中,梦中何事有穷通。姓名旧署黄麻纸,颜状今成白发翁。烟暝小窗萤火碧,雨昏幽迳蓼......
  • 新秋即事
    宦途流落似长沙,赖有诗情遣岁华。吟弄浅波临钓渚,醉披残照入僧家。石挨苦竹旁抽笋,雨打戎葵卧......
  • 除夜
    四十强而仕,礼文可遵守。筮仕已十年,明朝三十九。自知得禄早,左宦诚宜有。年虽过潘岳,未为全......
  • 次韵和仲咸感怀贻道友
    莫问穷通事若何,遇花逢酒且狂歌。人情易逐炎凉改,官路难防陷穽多。只合收心抛世网,不须推命说......
  • 中秋月
    何处见清辉,登楼正午时。莫辞终夕看,动是隔年期。冷湿流萤草,光凝宿鹤枝。不禁鸡唱晓,轻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