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芍药诗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禹偁
2025-07-24

芍药诗

宋代  王禹偁  

东君着意占残春,得得迟开亦有因。
曾与掖垣留故事,又来淮海伴词臣。
日烧红艳排千朵,风递清香满四邻。
更爱枝头弄金缕,异时相对掌丝纶。

芍药诗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芍药诗翻译及注释

《芍药诗》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禹偁。这首诗词描绘了芍药花的美丽和魅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东君着意占残春,
得得迟开亦有因。
曾与掖垣留故事,
又来淮海伴词臣。
日烧红艳排千朵,
风递清香满四邻。
更爱枝头弄金缕,
异时相对掌丝纶。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芍药花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芍药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芍药花,它在春天末期才开放,因此被称为"残春"。诗人认为,即使芍药花开得晚,也有其原因和价值。

诗中还提到了芍药花与掖垣和淮海的关系。掖垣是指宫廷中的花园,淮海则是指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地区。诗人曾在掖垣欣赏过芍药花,现在又来到淮海地区,与当地的文人雅士一起欣赏芍药花。

诗中描绘了芍药花的美丽景象。芍药花的花瓣烧得红艳,一片片花朵如排列成千,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风吹过,芍药花的清香弥漫四周,给人以嗅觉上的愉悦。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芍药花的更深的喜爱。诗人喜欢看到芍药花枝头上的金色花蕊,也喜欢看到芍药花与丝线相互交织的美丽景象。这种景象在不同的时间里都能欣赏到,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芍药花的美丽和魅力,表达了作者对芍药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芍药花在不同环境中的美丽景象。

芍药诗拼音读音参考

sháo yào shī
芍药诗

dōng jūn zhuó yì zhàn cán chūn, de de chí kāi yì yǒu yīn.
东君着意占残春,得得迟开亦有因。
céng yǔ yè yuán liú gù shì, yòu lái huái hǎi bàn cí chén.
曾与掖垣留故事,又来淮海伴词臣。
rì shāo hóng yàn pái qiān duǒ, fēng dì qīng xiāng mǎn sì lín.
日烧红艳排千朵,风递清香满四邻。
gèng ài zhī tóu nòng jīn lǚ, yì shí xiāng duì zhǎng sī lún.
更爱枝头弄金缕,异时相对掌丝纶。


相关内容:

芍药诗

赴长洲县作

赴长洲县作

赴长洲县作

赴长洲县作


相关热词搜索:芍药
热文观察...
  • 芍药诗
    满院匀开似赤城,帝乡齐点上元灯。感伤纶阁多情客,珍重维扬好事僧。酌处酒杯深蘸甲,折来花朵细......
  • 献仆射相公
    五年黄阁掌陶甄,忧国翻成两鬓斑。初到庙堂温树冷,暂收霖雨岳云闲。春园领鹤寻芳草,小阁留僧画......
  • 新秋即事
    露莎烟竹冷凄凄,秋吹无端入客衣。监里鬓毛衰飒尽,日边京国信音稀。虱蝉历历和枝响,雨燕差差掠......
  • 献仆射相公
    罢调金鼎道光辉,闻说闲园自种薇。书院日斜春睡觉,沙堤人静早朝归。吟穿竹迳僧同步,醉遶花庭蝶......
  • 中秋月
    明可监秋毫,供吟属我曹。隔年方得见,终夕敢辞劳。冷向天心白,清临露掌高。霖台相照处,寒色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