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祗役骆口,因与王质夫同游秋山,偶题三韵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4

祗役骆口,因与王质夫同游秋山,偶题三韵

唐代  白居易  

石拥百泉合,云破千峰开。
平生烟霞侣,此地重裴回。
今日勤王意,一半为山来。

祗役骆口,因与王质夫同游秋山,偶题三韵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祗役骆口,因与王质夫同游秋山,偶题三韵翻译及注释

《祗役骆口,因与王质夫同游秋山,偶题三韵》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石拥百泉合,云破千峰开。
平生烟霞侣,此地重裴回。
今日勤王意,一半为山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王质夫一同游览秋山的情景,并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山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之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石拥百泉合,云破千峰开"形象地描述了山石环绕、云雾缭绕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奇妙之美。

接着,诗人提到了他与王质夫的交情,称他为"平生烟霞侣",意味着他们一同欣赏过许多美丽的风景。此处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怀念。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诗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此地重裴回"指的是作者重回曾经的地方,心中充满了对往事的回忆。"今日勤王意,一半为山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问题的关切,他表示对国家有着强烈的忠诚之心,愿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

整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对友情、国家的关注。同时,诗词的表达简洁明了,语言流畅优美,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联想空间,体现了白居易的诗歌特色。

祗役骆口,因与王质夫同游秋山,偶题三韵拼音读音参考

zhī yì luò kǒu, yīn yǔ wáng zhì fū tóng yóu qiū shān, ǒu tí sān yùn
祗役骆口,因与王质夫同游秋山,偶题三韵

shí yōng bǎi quán hé, yún pò qiān fēng kāi.
石拥百泉合,云破千峰开。
píng shēng yān xiá lǚ, cǐ dì zhòng péi huí.
平生烟霞侣,此地重裴回。
jīn rì qín wáng yì, yī bàn wèi shān lái.
今日勤王意,一半为山来。


相关内容:

东坡秋意,寄元八

题浔阳楼(自此后诗江州司马时作)

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得先字)

三月三十日程氏馆饯杜十四归京

梦游春七十韵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咏怀
    冉牛与颜渊,卞和与马迁。或罹天六极,或被人刑残。顾我信为幸,百骸且完全。五十不为夭,吾今欠......
  • 夏日独直,寄萧侍御
    宪台文法地,翰林清切司。鹰猜课野鹤,骥德责山麋。课责虽不同,同归非所宜。是以方寸内,忽忽暗......
  • 山路偶兴
    筋力未全衰,仆马不至弱。又多山水趣,心赏非寂寞。扪萝上烟岭,蹋石穿云壑。谷鸟晚仍啼,洞花秋......
  • 金銮子晬日
    行年欲四十,有女曰金銮。生来始周岁,学坐未能言。惭非达者怀,未免俗情怜。从此累身外,徒云慰......
  • 和乐天题王家亭子
    风吹笋箨飘红砌,雨打桐花尽绿莎。都大资人无暇日,泛池全少买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