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赠楚公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唐求
2025-07-18

赠楚公

唐代  唐求  

曾闻半偈雪山中,贝叶翻时理尽通。
般若恒添持戒力,落叉谁算念经功。
云间晓月应难染,海上虚舟自信风。
长说满庭花色好,一枝红是一枝空。

赠楚公翻译及注释

《赠楚公》

曾闻半偈雪山中,
贝叶翻时理尽通。
般若恒添持戒力,
落叉谁算念经功。

云间晓月应难染,
海上虚舟自信风。
长说满庭花色好,
一枝红是一枝空。

中文译文:
曾听闻在雪山中默诵半部佛经,
翻动贝叶时通达法理。
修持般若智慧需牢固持守戒律的力量,
掉落的念珠叉谁能算作念经的功德。

云间的晨曦月亮很难被蒙上污点,
海上的虚舟自信地翱翔。
常听人说庭院中花色美丽,
但一朵红花只是一朵空幻的花。

诗意和赏析:
该诗写了一位叫楚公的人,通过听闻而表达了对他修行的赞美和敬意。诗中提到了佛教经典“般若经”的修行,将其比喻为在雪山中默读贝叶翻动时通达佛理的行为。诗人认为修行者应该坚持戒律,并以此加强自身般若智慧的修持。然而,诗人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掉落的念珠叉谁能算作念经的功德?这种反问意味着内心对一切事物都应保持一种超越的观念。

接下来的两句诗以自然景物为隐喻,表达了诗人对楚公修行的崇拜和敬畏之情。云间的晨曦月亮很难被蒙上污点,象征楚公修行的纯净和无私。海上的虚舟自信地翱翔,表达出楚公修行者的自由和超脱。

最后两句诗形象地表达了雪山中的美丽花朵,即使看似鲜艳,也只是虚幻和空无。这里,红花象征着一切世俗的事物,在佛教中有“红尘”之称。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提醒人们要洞悉世间的幻象和虚妄。

整首诗寄托了诗人对修行者楚公的敬仰之情,并表达了对超越尘世的追求。通过对佛教修行中的思考和自然意象的运用,诗人将修行的境界与世俗的纷扰作了对比,体现了唐代佛教文化的特点。

赠楚公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chǔ gōng
赠楚公

céng wén bàn jì xuě shān zhōng, bèi yè fān shí lǐ jǐn tōng.
曾闻半偈雪山中,贝叶翻时理尽通。
bō rě héng tiān chí jiè lì,
般若恒添持戒力,
luò chā shuí suàn niàn jīng gōng.
落叉谁算念经功。
yún jiān xiǎo yuè yīng nán rǎn, hǎi shàng xū zhōu zì xìn fēng.
云间晓月应难染,海上虚舟自信风。
zhǎng shuō mǎn tíng huā sè hǎo, yī zhī hóng shì yī zhī kōng.
长说满庭花色好,一枝红是一枝空。


相关内容:

桐柏观

秋晚郊居

客中月(一作望月)

和知己赴任华州

和三乡诗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邛州水亭夜宴送顾非熊之官
    寂寞邛城夜,寒塘对庾楼。蜀关蝉已噪,秦树叶应秋。道路连天远,笙歌到晓愁。不堪分袂后,残月正......
  • 题咸阳楼
    晚亚古城门,凭高黯客魂。塞侵秦旧国,河浸汉荒村。客路飏书烬,人家带水痕。猎频虚冢穴,耕苦露......
  • 边将
    三千护塞儿,独自滞边陲。老向二毛见,秋从一叶知。地寒乡思苦,天暮角声悲。却被交亲笑,封侯未......
  • 冬日送凉州刺史
    宠饯西门外,双旌出汉陵。未辞金殿日,已梦雪山灯。地远终峰尽,天寒朔气凝。新年行已到,旧典听......
  • 锦江陪兵部郑侍郎话诗著棋
    落叶溅吟身,会棋云外人。海枯搜不尽,天定著长新。月上分题遍,钟残布子匀。忘餐二绝境,取意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