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杂曲歌辞·杨柳枝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韩琮
2025-07-23

杂曲歌辞·杨柳枝

唐代  韩琮  

写景  寺庙  

梁苑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春风。
那堪更想千年后,谁见杨花入汉宫。

杂曲歌辞·杨柳枝作者简介

韩琮[唐](约公元八三五年前后在世)字成封,(唐诗纪事作代封,此从新唐书艺文志注及唐才子传)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有诗名。长庆四年,(公元八二四年)登进士第。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大中中,(公元八五三年)仕至湖南观察使。琮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生卒不祥,于唐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之后,唐宣宗不但不派兵增援,支持韩琮消灭叛将,反而另派右金吾将军蔡袭代韩为湖南观察使,把韩琮这个逐臣抛弃了。此后失官,无闻。

杂曲歌辞·杨柳枝翻译及注释

杨柳枝(杂曲歌辞)

梁苑隋堤事已空,
万条犹舞旧春风。
那堪更想千年后,
谁见杨花入汉宫。

译文:
梁苑和隋堤的景物已经消失,
但千万条的杨柳枝依然舞动在春风中。
我无法忘怀千年之后的情景,
谁能看见杨花飘入汉宫。

诗意:
《杨柳枝》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过去梁苑和隋堤美景的怀念,特别是对杨柳的眷恋。杨柳舞动的景象和春风吹拂的美妙感觉使得作者难以忘怀。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美景都已逝去。但作者依然希望,千年以后,有人能够欣赏到杨花飘入汉宫的壮丽景象,将这种美好的记忆延续下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梁苑和隋堤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其中,杨柳枝的舞动成为诗中最为亮眼的元素。杨柳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直被赋予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常常与春风、美丽的景色联系在一起。诗中的“万条犹舞旧春风”,形象地表达了杨柳在春风中舞动的景象,使读者能够产生出清新、和谐的感觉。而“千年后,谁见杨花入汉宫”则进一步引发了对美好景物的珍惜和希望。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诉说了作者对美的向往和留恋,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受。

杂曲歌辞·杨柳枝拼音读音参考

zá qū gē cí yáng liǔ zhī
杂曲歌辞·杨柳枝

liáng yuàn suí dī shì yǐ kōng, wàn tiáo yóu wǔ jiù chūn fēng.
梁苑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春风。
nà kān gèng xiǎng qiān nián hòu, shuí jiàn yáng huā rù hàn gōng.
那堪更想千年后,谁见杨花入汉宫。


相关内容:

和苏侍郎小园夕霁寄诸弟

杂歌谣辞·苏小小歌

幸华严寺

送冯济川归蜀

沧浪翁泛海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拟江令于长安归扬州九日赋
    本逐征鸿去,还随落叶来。菊花应未满,请待诗人开。...
  • 赋帘
    参差垂玉阙,舒卷映兰宫。珠光摇素月,竹影乱清风。彩散银钩上,文斜桂户中。惟当杂罗绮,相与媚......
  • 横吹曲辞·望行人
    自从江树秋,日日上江楼。梦见离珠浦,书来在桂州。不同鱼比目,终恨水分流。久不开明镜,多应是......
  • 赋石昌言家五题其三白鹘屏
    双睛射空眼角耸,筋爪入节韝绦垂。翅排霜刀毛缀甲,雪色愁突秋云披。当时始得不知价,朝发海东夕......
  • 唐大飨拜洛乐章·齐和
    沉潜演贶分三极,广大凝祯总万方。既荐羽旌文化启,还呈干戚武威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