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游雪窦杖锡七首·飞雪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著
2025-07-23

游雪窦杖锡七首·飞雪亭

宋代  陈著  

雪瀑翻崖直下深,自从开辟到如今。
天寒水涩山风急,不断朝宗一派心。

游雪窦杖锡七首·飞雪亭作者简介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游雪窦杖锡七首·飞雪亭翻译及注释

《游雪窦杖锡七首·飞雪亭》是宋代诗人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飞雪亭,雪瀑从崖上倾泻而下,气势雄浑磅礴,自从形成以来一直如此。天寒冰冻,水流变得冰凉而沉滞,山风刺骨,凛冽而猛烈。然而,这些自然的景观并没有阻挡人们前来朝拜一派宗教信仰的热忱。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位于山谷中的雪瀑景观,以及天寒地冻的环境。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描写人们的虔诚心意,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雪瀑从高崖上倾泻而下,形成了壮丽的景观,同时也凸显了大自然的威力和无穷的力量。天寒水涩、山风急冷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严寒的环境,但这并没有阻止人们前来朝拜。诗中提到的“一派心”表达了人们的虔诚和对信仰的执着,尽管环境恶劣,但他们依然心怀虔诚,前来朝拜。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观的描绘和对人们的描写,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相互影响与融合。作者通过雪瀑、天寒和山风等自然元素,以及人们前来朝拜的场景,传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信仰的钦佩。此外,诗中的意象和描写也呼应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观念,表现了他们对壮丽自然和人文情感的追求。

这首诗词以其华丽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陈著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细腻感悟。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和无尽的力量,以及人们对信仰的虔诚和执着。

游雪窦杖锡七首·飞雪亭拼音读音参考

yóu xuě dòu zhàng xī qī shǒu fēi xuě tíng
游雪窦杖锡七首·飞雪亭

xuě pù fān yá zhí xià shēn, zì cóng kāi pì dào rú jīn.
雪瀑翻崖直下深,自从开辟到如今。
tiān hán shuǐ sè shān fēng jí, bù duàn cháo zōng yī pài xīn.
天寒水涩山风急,不断朝宗一派心。


相关内容:

用长孺七夕韵

因閒坐偶成韵谢黄虚谷

乙卯乡贡鹿鸣宴次韵制使陈方叔劝驾

夜酌丹山

夜饮慈云诸公索诗因成长篇


相关热词搜索:飞雪游雪
热文观察...
  • 用前人示诸儿韵
    世事纷游尘,薄俗嚣鬭鹑。手足谁鲁卫,肝胆多越秦。独君先君子,父事吾先人。我得从之游,义与同......
  • 又用韵示长儿
    向来枯卉亦生芝,种学才深可瑞时。语海方知蜗井浅,培风当使翼云垂。可能任运如彭泽,也要名家似......
  • 与西寺月石桥二首
    脊梁硬竖支撑佛,心地平铺济渡人。不比天台无用物,只将奇险诳愚民。...
  • 与西寺月石桥二首
    相逢相约到云閒,欲往从人却又还。留取有余无尽意,眼中处处见西山。...
  • 元夕风雨
    明日又元日,村祠一哄人。溪山浑是雨,镫火若为春。忍见饥成鬼,痴将饱望神。谁知生意处,官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