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又和岳祠谢发题岳寺平法华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7-27

又和岳祠谢发题岳寺平法华庵

宋代  司马光  

宴坐几何年,庭芜与砌连。
焚修真谛苦,功地得无圆。
阙里诗三百,濑级文五千。
厌烦犹不读,何况淤泥莲。

又和岳祠谢发题岳寺平法华庵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又和岳祠谢发题岳寺平法华庵翻译及注释

《又和岳祠谢发题岳寺平法华庵》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宴坐几何年,
庭芜与砌连。
焚修真谛苦,
功地得无圆。
阙里诗三百,
濑级文五千。
厌烦犹不读,
何况淤泥莲。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长期从事政务的感慨和对文学创作的烦躁之情。作者在岳祠平法华庵的宴会上,思考自己在政治事务中度过了多少年光阴,庭院的花草与石砌相连,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景象。然而,作者感到自己在政务上的努力和修行并没有得到完美的结果,他认为自己的成就还不够圆满。尽管他在阙里写了三百首诗,创作了五千篇文章,但他对这些作品已经感到厌倦,更别提那些被淤泥覆盖的莲花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政务生涯和文学创作的反思。作者通过描绘庭院的景象,展示了一种宁静和美丽的对比,突出了自己内心的烦躁和不满。他认为自己在政务上的努力和修行并没有达到完美的境地,对自己的成就感到不满足。同时,他也对自己的文学作品感到厌倦,认为它们已经失去了新鲜感和吸引力。整首诗词透露出一种对人生和创作的思考,以及对追求完美和超越平庸的渴望。

又和岳祠谢发题岳寺平法华庵拼音读音参考

yòu hé yuè cí xiè fā tí yuè sì píng fǎ huá ān
又和岳祠谢发题岳寺平法华庵

yàn zuò jǐ hé nián, tíng wú yǔ qì lián.
宴坐几何年,庭芜与砌连。
fén xiū zhēn dì kǔ, gōng dì dé wú yuán.
焚修真谛苦,功地得无圆。
quē lǐ shī sān bǎi, lài jí wén wǔ qiān.
阙里诗三百,濑级文五千。
yàn fán yóu bù dú, hé kuàng yū ní lián.
厌烦犹不读,何况淤泥莲。


相关内容:

又和惜春谣

又和秋怀

晚秋洛中思归东园

晚春病起呈择之治臣

同子难题和乐亭


相关热词搜索:法华岳祠谢
热文观察...
  • 玉徽亭
    房公昔漂泊,置酒此鸣琴。人事有忧乐,山光无古今。风流俱寂寞,结构尚萧森。松竹含虚籁,犹疑弦......
  • 寓泊郑圃寄献昌言舍人
    旅食缫衣馆,飘蓬怳自迷。树横寒雾远,山隐古原低。愁暮空庭雀,惊晨别野鸡。故人何处在,依约玉......
  • 再和伯常见寄
    诛茅宋玉宽边人,知醉宜城几瓮春。细雨短蓑鱼向市,孤村极浦鼓迎神。遍游七泽身忘倦,更赋千篇意......
  • 再使河北
    桑麦青青四月初,皇华使者又指车。为臣岂得辞王事,只向金銮坐读书。...
  • 早春寄景仁
    辛夷花烂开,故人殊未来。愁看柳渐绿,更忍折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