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咏郡斋壁画片云(得归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岑参
2025-07-25

咏郡斋壁画片云(得归字)

唐代  岑参  

唐诗三百首  写水  怀人  

云片何人画,尘侵粉色微。
未曾行雨去,不见逐风归。
只怪偏凝壁,回看欲惹衣。
丹青忽借便,移向帝乡飞。

咏郡斋壁画片云(得归字)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咏郡斋壁画片云(得归字)翻译及注释

《咏郡斋壁画片云(得归字)》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壁画上的云片,展现了云的轻盈、变幻和飘逸之美。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云片何人画,尘侵粉色微。
未曾行雨去,不见逐风归。
只怪偏凝壁,回看欲惹衣。
丹青忽借便,移向帝乡飞。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壁画上的云片为主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短暂的感受。诗人通过对云的描绘,展现了诗意的深刻。

诗的开篇,以问句“云片何人画”引出,表现出诗人对这画中之物的好奇和惊叹。这些云片被绘制得十分精致,仿佛有人手绘而成,展现了古代艺术家们的技艺和对自然的观察。

“尘侵粉色微”描绘了云片的柔美、娇媚,受到尘埃的微弱影响,显示出云的轻盈、变幻之美。这种微妙的描写展示了岑参细致入微的笔触,他通过这种抒情的方式,表现了自然界微小而美妙的细节。

接下来的两句“未曾行雨去,不见逐风归”则将云与天气联系起来,传达了云的流动和飘逸之态。这里,诗人运用云隐喻人生,象征人的一生短暂如云,也传达了对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感受。

“只怪偏凝壁,回看欲惹衣”表达了诗人对画中云片的真实性的质疑,云片被绘制得过于真实,以至于他们几乎要脱离画壁飞入现实世界。这种虚实之间的游移,强化了诗人对云的神秘感受。

最后两句“丹青忽借便,移向帝乡飞”则将云片的变化与画家的技艺相结合,展示了丹青技艺的神奇。丹青指的是画笔和颜料,这里将画家的技能与云的神奇相结合,表现出画家的笔触竟然有了向帝乡(天上)飞去的力量,这里可能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敬仰,以及对壁画的神秘感受。

综合起来,这首诗以云片为线索,通过描绘云的特点和变幻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感受。诗中蕴含的意象和情感,与岑参所表达的审美观和人生观相互交织,形成了一首充满抒情和哲思的佳作。

咏郡斋壁画片云(得归字)拼音读音参考

yǒng jùn zhāi bì huà piān yún dé guī zì
咏郡斋壁画片云(得归字)

yún piàn hé rén huà, chén qīn fěn sè wēi.
云片何人画,尘侵粉色微。
wèi zēng xíng yǔ qù, bú jiàn zhú fēng guī.
未曾行雨去,不见逐风归。
zhǐ guài piān níng bì, huí kàn yù rě yī.
只怪偏凝壁,回看欲惹衣。
dān qīng hū jiè biàn, yí xiàng dì xiāng fēi.
丹青忽借便,移向帝乡飞。


相关内容:

初至犍为作

江上春叹

巴南舟中夜市

暮秋会严京兆后厅竹斋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


相关热词搜索:画片云得
热文观察...
  • 临洮龙兴寺玄上人院,同咏青木香丛
    移根自远方,种得在僧房。六月花新吐,三春叶已长。抽茎高锡杖,引影到绳床。只为能除疾,倾心向......
  • 苗侍中挽歌二首
    摄政朝章重,持衡国相尊。笔端通造化,掌内运乾坤。青史遗芳满,黄枢故事存。空悲渭桥路,谁对汉......
  • 成王挽歌
    幽山悲旧桂,长坂怆馀兰。地底孤灯冷,泉中一镜寒。铭旌门客送,骑吹路人看。漫作琉璃碗,淮王误......
  •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
    蒙叟悲藏壑,殷宗惜济川。长安非旧日,京兆是新阡。黄霸官犹屈,苍生望已愆。唯馀卿月在,留向杜......
  • 故河南尹岐国公赠工部尚书苏公挽歌二首
    河尹恩荣旧,尚书宠赠新。一门传画戟,几世驾朱轮。夜色何时晓,泉台不复春。唯馀朝服在,金印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