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忆游嵩山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4

忆游嵩山

宋代  梅尧臣  

四字丹书万仞崖,神清之洞锁楼台。
烟霞极目无人到,鸾鹤今应待我来。

忆游嵩山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忆游嵩山翻译及注释

《忆游嵩山》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怀念游览嵩山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四字丹书万仞崖,
神清之洞锁楼台。
烟霞极目无人到,
鸾鹤今应待我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嵩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峰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嵩山的怀念之情。

首句“四字丹书万仞崖”描绘了嵩山的险峻和高耸的山峰,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接着,“神清之洞锁楼台”表达了山洞和楼台的神秘和庄严,给人一种神秘的氛围。

第三句“烟霞极目无人到”描绘了山间的烟雾和霞光,以及人迹罕至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幽深的感觉。最后一句“鸾鹤今应待我来”表达了作者对嵩山的向往和期待,给人一种神秘而又温馨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描绘嵩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嵩山的深深眷恋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嵩山之中,感受到了山峰的雄伟和山间的宁静。这首诗词展示了梅尧臣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对山水之美的赞美。

忆游嵩山拼音读音参考

yì yóu sōng shān
忆游嵩山

sì zì dān shū wàn rèn yá, shén qīng zhī dòng suǒ lóu tái.
四字丹书万仞崖,神清之洞锁楼台。
yān xiá jí mù wú rén dào, luán hè jīn yīng dài wǒ lái.
烟霞极目无人到,鸾鹤今应待我来。


相关内容:

依韵和乌程子著作四首其一县署西园

依韵和宋中道雨夜

依韵和宋中道观八月二十八日车驾朝谒景灵宫

雪咏

新开坟路


相关热词搜索:嵩山
热文观察...
  • 雍丘逢钱寺丞载阳
    殷勤魏公子,落莫吴王孙。下客独垂泪,伤心思旧恩。...
  • 隐真亭
    作尉慕吾祖,吾祖非得时。谁似芙蓉国,日见芙蓉披。凉雨随风来,清香入酒卮。自得真隐趣,不惭吴......
  • 永叔内翰见访
    内相能来顾,为郎乐有余。儿童争拂榻,门巷劣容车。掩扇知秋意,窥墙省旧书。经年三枉驾,未与故......
  • 咏扇
    翦纨成薄质,谁将拟月轮。闵竭夏后德,同我天王仁。及至为时用,岂必画美人。何忧秋风来,退保藏......
  • 余姚陈寺丞
    试邑来勾越,风烟复上游。江潮自迎客,山月亦随舟。海货通闾市,渔歌入县楼。弦琴无外事,坐见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