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贻石公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吴孺子
2025-07-25

贻石公

明代  吴孺子  

石公菩萨性,怜我在羁旅。
前者冲雨来,援止此避暑。
只尺僦西邻,两家闻细语。
日渐枕席清,闭门自楚楚。
岂敢称高卧,无才当独处。
闲傍夕阴移,瘦骨临江渚。
或就庐山隐,孰能弃尔汝。

贻石公翻译及注释

《贻石公》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吴孺子。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石公菩萨的本性,怜悯我在异乡漂泊。前者(石公)冲雨而来,援助我避暑。只有一尺的隔壁邻居,两家相互倾诉细语。日渐安顿清静,闭门自得意洋洋。岂敢自夸高尚的休息,无才之人只能孤独一处。闲暇时靠近夕阳的阴凉处,瘦弱的身躯临近江边的渚(沙滩)。或者前往庐山隐居,但谁能舍弃你(石公)和你(石公)相伴。

诗意:
这首诗以石公菩萨的形象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在远离家乡的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石公被描绘为一位慈悲怜悯的菩萨,他来到作者身边,帮助他度过炎热的夏天。作者与邻居相互倾诉心事,逐渐安定下来,享受着宁静的生活。尽管作者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才华,但他并不敢自夸高尚的休息,只能独自一人默默忍受孤独。在闲暇时,他靠近夕阳的阴凉处,瘦弱的身体临近江边,感受着自然的美景。最后,作者提到或许会前往庐山隐居,但同时也意味着他舍不得离开石公和与石公相伴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石公菩萨的崇敬。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绘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奈与石公菩萨的慈悲相对照,凸显了石公菩萨的伟大和作者的渺小。诗中的意象和景物描写相得益彰,通过夏天的酷热、邻居的交流、夕阳和江边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整首诗情感真挚,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内心独白,同时也反映了明代士人在异乡漂泊时的思乡情怀和对菩萨的信仰。

贻石公拼音读音参考

yí shí gōng
贻石公

shí gōng pú sà xìng, lián wǒ zài jī lǚ.
石公菩萨性,怜我在羁旅。
qián zhě chōng yǔ lái, yuán zhǐ cǐ bì shǔ.
前者冲雨来,援止此避暑。
zhǐ chǐ jiù xī lín, liǎng jiā wén xì yǔ.
只尺僦西邻,两家闻细语。
rì jiàn zhěn xí qīng, bì mén zì chǔ chǔ.
日渐枕席清,闭门自楚楚。
qǐ gǎn chēng gāo wò, wú cái dāng dú chǔ.
岂敢称高卧,无才当独处。
xián bàng xī yīn yí, shòu gǔ lín jiāng zhǔ.
闲傍夕阴移,瘦骨临江渚。
huò jiù lú shān yǐn, shú néng qì ěr rǔ.
或就庐山隐,孰能弃尔汝。


相关内容:

十五日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郑元明高启文携友人所画谷口图访予湖山未几

送玉峰琳长老得戒还清泉(四首)

答编修侄次韵

绿筠轩为姚宰作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同林兴祚登台城
    寺侧寻山径,从空古蝶平。湖头舟不系,树杪叶无声。落日寒秋壑,飞烟薄暮城。归鸦声不住,相与怆......
  • 入桐江
    奔流千折下,峭壁两崖分。樵径冲江雨,渔舟宿岭云。布帆林杪见,水碓月中闻。独有披裘客,千秋不......
  • 越城看雪
    六出飘来万户粘,越王台上舞纤纤。粉痕冷浸鸳鸯瓦,玉屑晴穿翡翠帘。到处楼台堆白璧,几时村店辨......
  • 园居怀袁仪部补之时袁抱病
    空庭战凄叶,寒日下高原。虽家北阙下,白云常满园。风霁琴张静,池昏鸟语喧。茂陵方请告,悁忆奉......
  • 题周伯宁江山送别图
    江山天共远,无限别离情。人去长亭在,空余落雁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