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入桐江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徐中行
2025-07-25

入桐江

明代  徐中行  

奔流千折下,峭壁两崖分。
樵径冲江雨,渔舟宿岭云。
布帆林杪见,水碓月中闻。
独有披裘客,千秋不可群。

入桐江翻译及注释

《入桐江》是明代徐中行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奔流千折下,峭壁两崖分。
樵径冲江雨,渔舟宿岭云。
布帆林杪见,水碓月中闻。
独有披裘客,千秋不可群。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桐江的景色。诗人描述了江水奔腾而下,峭壁两侧分立的景象。在山间小径上,樵夫在江雨中往前冲,渔船则停泊在山岭上的云中。远处的林木尽头可以看到布满帆船,水碓的声音传来,月亮悬挂在其中。唯有一个孤独的旅行者,身披裘衣,独特而不平凡,千秋万世都无法与他相比。

赏析:
《入桐江》通过对桐江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山水的壮美和宁静。诗中采用了对比和意象的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感。

首先,诗人以奔腾不息的江水和陡峭的峭壁为景,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江水奔流千折,形成了磅礴的气势,而两侧的峭壁则给人以高耸入云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转入描写山间的情景。樵夫在江雨中往前冲,展示了生活的艰辛和不屈的精神。渔船停泊在山岭上的云中,给人以宁静和祥和的感觉,形成了一种山水相依的和谐景象。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写远处的景象和一个披裘的旅行者,突出了这个人物的独特性和与众不同。远处的林木尽头,布满了帆船,水碓的声音传来,月亮悬挂其中,给人以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而这个披裘的旅行者,则被诗人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他与众不同,独自行走在这片山水之间,具有独特的气质和价值。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节和运用意象的手法,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通过对披裘客的描写,突出了个体的独特性和与众不同,表达了诗人对于独立思考和个性追求的肯定。

入桐江拼音读音参考

rù tóng jiāng
入桐江

bēn liú qiān zhé xià, qiào bì liǎng yá fēn.
奔流千折下,峭壁两崖分。
qiáo jìng chōng jiāng yǔ, yú zhōu sù lǐng yún.
樵径冲江雨,渔舟宿岭云。
bù fān lín miǎo jiàn, shuǐ duì yuè zhōng wén.
布帆林杪见,水碓月中闻。
dú yǒu pī qiú kè, qiān qiū bù kě qún.
独有披裘客,千秋不可群。


相关内容:

同林兴祚登台城

贻石公

十五日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郑元明高启文携友人所画谷口图访予湖山未几

送玉峰琳长老得戒还清泉(四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越城看雪
    六出飘来万户粘,越王台上舞纤纤。粉痕冷浸鸳鸯瓦,玉屑晴穿翡翠帘。到处楼台堆白璧,几时村店辨......
  • 园居怀袁仪部补之时袁抱病
    空庭战凄叶,寒日下高原。虽家北阙下,白云常满园。风霁琴张静,池昏鸟语喧。茂陵方请告,悁忆奉......
  • 题周伯宁江山送别图
    江山天共远,无限别离情。人去长亭在,空余落雁声。...
  • 雨寒忆舍弟
    已过清明节,仍余料峭寒。风声生树底,雨气满林端。堤草青犹短,山花湿未干。季方千里隔,谁念客......
  • 寄武昌诸友
    黄鹤山前汉水濆,一时英俊总能文。金钗佐酒年俱少,银烛钞书夜每分。雁杳鱼沉劳远思,狼贪羊狠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