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忆秦娥(七夕)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袁去华
2025-07-21

忆秦娥(七夕)

宋代  袁去华  

咏物  写景  

月照席。
不知天上今何夕。
今何夕。
鹊桥初就,玉绳低侧。
暂时不见犹寻觅。
那堪更作经年隔。
经年隔。
许多良夜,怎生闲得。

忆秦娥(七夕)作者简介

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忆秦娥(七夕)翻译及注释

诗词:《忆秦娥(七夕)》

中文译文:
月光照在席子上,
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是什么日子?
鹊桥初搭建,
玉绳垂低。
暂时看不见,还在寻找。
那可怎么忍受多年的分隔?
多年的分隔。
许多个美好的夜晚,
怎么能够心安理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袁去华在宋代创作的七夕节题材的诗词。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被称为“牛郎织女节”或“中国情人节”,讲述了牛郎织女因银河分隔而每年只能在七夕这一天相会的故事。

诗中以月照席为景,表达了诗人对七夕节的思念之情。诗人不知道今天是七夕这个特殊的日子,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错愕。鹊桥初次搭建,玉绳垂低,形象地描绘了牛郎织女相会的场景,给人以温馨的感觉。

然而,诗人仍无法看到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暂时只能寻觅。经年隔的描述表达了牛郎织女被分隔的时间之久,诗人对此感到痛苦和无奈。诗末提到许多良夜,表示诗人度过了许多美好的夜晚,但在七夕这一天仍然感到无法安心和满足。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通过对时间的描绘和对诗人内心的抒发,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渴望,以及对分离的痛苦和无奈的感受。这首诗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和共鸣。

忆秦娥(七夕)拼音读音参考

yì qín é qī xī
忆秦娥(七夕)

yuè zhào xí.
月照席。
bù zhī tiān shàng jīn hé xī.
不知天上今何夕。
jīn hé xī.
今何夕。
què qiáo chū jiù, yù shéng dī cè.
鹊桥初就,玉绳低侧。
zàn shí bú jiàn yóu xún mì.
暂时不见犹寻觅。
nà kān gèng zuò jīng nián gé.
那堪更作经年隔。
jīng nián gé.
经年隔。
xǔ duō liáng yè, zěn shēng xián dé.
许多良夜,怎生闲得。


相关内容:

念奴娇

点绛唇

如梦令

朝中措(应令锦林檎)

减字木兰花(厉万顷生日,时久旱得雨)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好事近
    昨夜报春来,的皪岭梅开雪。携手玉人同赏,比看谁奇绝。阑干倚遍忆多情,怕角声呜咽。与折一枝斜......
  • 临江仙
    万事灰心犹薄宦,尘埃未免劳形。故人相见似河清。恰逢梅柳动,高兴逐春生。卜昼匆匆还卜夜,仍须......
  • 临江仙(和徐守圣可)
    缥缈青霄云一握,太清群玉光中。钧天声里拂香风。紫皇低接手,稳步上层空。雀扇徐开鸾影转,日高......
  • 导引(明堂大礼乐章(淳熙六年)·明堂大礼鼓吹无射宫导引旧黄钟宫)
    合宫亲飨,青女肃长空。精意与天通。后皇临愿谁为侑,文祖暨神功。亟蒙祉福岁常丰。声教被华戎。......
  • 浣溪沙(渔父词)
    短棹翩翩绿一莎。碧潭深处几风波。晚来风定却高歌。千尺丝纶随卷放,数声玉笛足清和。蝇头名利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