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野花(一作罗邺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7-27

野花(一作罗邺诗)

唐代  罗隐  

万点红芳血色殷,为无名字对空山。
多因戏蝶寻香住,少有行人辍棹攀。
若在侯门看不足,为生江岸见如闲。
结根必竟输桃李,长向春城紫陌间。

野花(一作罗邺诗)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野花(一作罗邺诗)翻译及注释

野花(一作罗邺诗)

万点红芳血色殷,
为无名字对空山。
多因戏蝶寻香住,
少有行人辍棹攀。
若在侯门看不足,
为生江岸见如闲。
结根必竟输桃李,
长向春城紫陌间。

中文译文:

千万朵红花,色彩鲜艳如血,为了无名无姓的对空山。常常因为追逐蝴蝶而停留在香气之中,很少有路人暂停船桨攀援。即使在侯门中也不足以观赏这些野花,却在江岸上如闲庭信步一般观赏。结根的野花必然会输给有名字的桃李,但它们在春城的紫色街道中长得更加茂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野花为主题,通过对野花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自由自在、自愈自足的意境。野花无名字,无需任何名利的束缚,自由地生长在空山之中。它们吸引着蝴蝶前来寻香,但却很少有人会停下脚步观赏它们。侯门之内的人们只看重那些有名望的花卉,而忽略了野花的美丽。然而,野花并不在意这些,它们在江岸上静静地绽放,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尽管结根的野花难以与桃李相比,但它们在春城的紫色街道中长得茂盛,展现了它们独特的魅力。

这首诗通过对野花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越。野花象征着纯真、自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象征着人们内心深处的美好。诗中的野花以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自在的姿态,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俗、修身养性的哲理。在浮躁的现实世界中,这首诗引人深思,提醒人们珍视内心的美和心灵的自由。

野花(一作罗邺诗)拼音读音参考

yě huā yī zuò luó yè shī
野花(一作罗邺诗)

wàn diǎn hóng fāng xuè sè yīn, wèi wú míng zì duì kōng shān.
万点红芳血色殷,为无名字对空山。
duō yīn xì dié xún xiāng zhù,
多因戏蝶寻香住,
shǎo yǒu xíng rén chuò zhào pān.
少有行人辍棹攀。
ruò zài hóu mén kàn bù zú, wéi shēng jiāng àn jiàn rú xián.
若在侯门看不足,为生江岸见如闲。
jié gēn bì jìng shū táo lǐ, zhǎng xiàng chūn chéng zǐ mò jiān.
结根必竟输桃李,长向春城紫陌间。


相关内容:

遇边使

钓阁

钱塘府亭

三衢哭孙员外

拜越公墓因游定水寺有怀源老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登宛陵条风楼寄窦常侍
    乱罹时节懒登临,试借条风半日吟。只有远山含暖律,不知高阁动归心。溪喧晚棹千声浪,云护寒郊数......
  • 寄礼部郑员外
    栾郄门风大,裴王礼乐优。班资冠鸡舌,人品压龙头。夜直炉香细,晴编疏草稠。近闻潘散骑,三十二......
  • 游阳明洞呈王理得诸君
    禹穴苍茫不可探,人传灵笈锁烟岚。初晴鹤点青边嶂,欲雨龙移黑处潭。北半斋坛天寂寂,东风仙洞草......
  • 望夫石
    江上见危矶,人形立翠微。妾来终日望,夫去几时归。明月空悬镜,苍苔漫补衣。可怜双泪眼,千古断......
  • 晚秋游中溪
    淡竹冈前沙雁飞,小花尖下柘丸肥。山云不卷雨自薄,天气欲寒人正归。招伴只须新稻酒,临风犹有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