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县丞厅即事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王建
2025-07-25

县丞厅即事

唐代  王建  

宫殿半山上,人家高下居。
古厅眠受魇,老吏语多虚。
雨水洗荒竹,溪沙填废渠。
圣朝收外府,皆自九天除。

县丞厅即事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县丞厅即事翻译及注释

《县丞厅即事》是唐代王建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宫殿半山上,
人家高下居。
古厅眠受魇,
老吏语多虚。

雨水洗荒竹,
溪沙填废渠。
圣朝收外府,
皆自九天除。

译文:
宫殿半山上,
人家高低分居。
古老的厅堂沉睡受困,
老吏的言语多是虚幻。

雨水洗涤着荒芜的竹林,
溪沙填满了废弃的水渠。
圣朝收回外地的官署,
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九天之上。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唐代县丞厅的景象。宫殿建在山上,而普通百姓的居所则分布在山脚下,形成了明显的高低差异。古老的县丞厅沉睡在时光的尘埃中,官员们的言谈多是虚幻和空洞的。

诗中描绘了雨水洗涤着荒废竹林的景象,溪沙填满了废弃的水渠,体现了时光的流转和自然的力量。最后两句表达了圣朝将外地的官署收归中央,显示了中央政权对地方行政的控制,以及皇帝权力的崇高。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县丞厅的描绘,展示了社会等级的差异和官场的虚幻。宫殿屹立于山上,象征着高高在上的权力和地位,而普通人民则居住在山脚下,彰显了社会阶层的分隔,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古老的县丞厅被描绘为沉睡和受困,官员的言谈虚幻,反映了官场的虚伪和权谋。雨水洗涤荒废竹林、溪沙填满废弃水渠的景象,传递了时间的流转、自然力量的崇高和无情,与人事的虚幻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表达了中央政权对地方行政的控制,以及皇帝权威的高超,彰显了统治者的威严和权力的无限延展。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唐代官场和社会现实的一面,通过对宫殿、人民和自然景物的对比,表达了对权力和官场虚幻的思考和批判。

县丞厅即事拼音读音参考

xiàn chéng tīng jí shì
县丞厅即事

gōng diàn bàn shān shàng, rén jiā gāo xià jū.
宫殿半山上,人家高下居。
gǔ tīng mián shòu yǎn, lǎo lì yǔ duō xū.
古厅眠受魇,老吏语多虚。
yǔ shuǐ xǐ huāng zhú, xī shā tián fèi qú.
雨水洗荒竹,溪沙填废渠。
shèng cháo shōu wài fǔ, jiē zì jiǔ tiān chú.
圣朝收外府,皆自九天除。


相关内容:

冬夜感怀

长安春游

答寄芙蓉冠子

归昭应留别城中

照镜


相关热词搜索:即事县丞
热文观察...
  • 闲居即事
    老病贪光景,寻常不下帘。妻愁耽酒僻,人怪考诗严。小婢偷红纸,娇儿弄白髯。有时看旧卷,未免意......
  • 原上新居十三首
    新占原头地,本无山可归。荒藤生叶晚,老杏著花稀。厨舍近泥灶,家人初饱薇。弟兄今四散,何日更......
  • 和蒋学士新授章服
    五色箱中绛服春,笏花成就白鱼新。看宣赐处惊回眼,著谢恩时便称身。瑞草唯承天上露,红鸾不受世......
  • 岁晚自感
    人皆欲得长年少,无那排门白发催。一向破除愁不尽,百方回避老须来。草堂未办终须置,松树难成亦......
  • 昭应官舍
    痴顽终日羡人闲,却喜因官得近山。斜对寺楼分寂寂,远从溪路借潺潺。眇身多病唯亲药,空院无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