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王昭君(一作昭君怨)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骆宾王
2025-07-19

王昭君(一作昭君怨)

唐代  骆宾王  

昭君怨  

敛容辞豹尾,缄恨度龙鳞。
金钿明汉月,玉箸染胡尘。
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颦。
唯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

王昭君(一作昭君怨)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王昭君(一作昭君怨)翻译及注释

《王昭君(一作昭君怨)》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是骆宾王。以下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收敛容颜,告别豹尾。满怀愤恨,度过龙鳞关。金钿明亮如汉月,玉箸沾染胡尘。古镜倒映菱花阴暗,忧愁的眉毛皱起,像柳树叶子一样。唯有清脆的笳声,时常传来,像是芳草丛生的春天。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王昭君的境遇和内心感受。王昭君是西汉时期的美女,因政治因素被迫与匈奴和亲,背离了自己的国家和家庭。诗中的敛容辞豹尾和缄恨度龙鳞,描述了她在远嫁匈奴的过程中的无奈和辛酸。金钿明汉月和玉箸染胡尘,表达了她的寂寞和与匈奴生活的不适应。古镜菱花暗和愁眉柳叶颦,描绘了她在异国他乡中的忧愁和痛苦。最后的清笳曲和芳树春,代表了她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精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传达出王昭君被迫远嫁匈奴所带来的悲伤和苦闷。作者通过诗词中的对比和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王昭君的内心世界。金钿明汉月和玉箸染胡尘,形容了王昭君在异国他乡的落寞和无奈。古镜菱花暗和愁眉柳叶颦,描绘了她在异国的忧愁和思乡之情。然而,诗的最后一句唯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表达了王昭君对故国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展现了她坚强的品质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以简短凝练的文字描绘了王昭君心境的变化,情感真挚而深刻,表达出了女子被迫远嫁时的痛苦和对故国的牵挂。

王昭君(一作昭君怨)拼音读音参考

wáng zhāo jūn yī zuò zhāo jūn yuàn
王昭君(一作昭君怨)

liǎn róng cí bào wěi, jiān hèn dù lóng lín.
敛容辞豹尾,缄恨度龙鳞。
jīn diàn míng hàn yuè, yù zhù rǎn hú chén.
金钿明汉月,玉箸染胡尘。
gǔ jìng líng huā àn, chóu méi liǔ yè pín.
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颦。
wéi yǒu qīng jiā qū, shí wén fāng shù chūn.
唯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


相关内容:

过张平子墓

咏怀古意上裴侍郎

同崔驸马晓初登楼思京

北眺舂陵

寓居洛滨对雪忆谢二(一作洛滨对雪忆谢二兄弟)


相关热词搜索:王昭君昭君
热文观察...
  • 渡瓜步江
    捧檄辞幽径,鸣榔下贵洲。惊涛疑跃马,积气似连牛。月迥寒沙净,风急夜江秋。不学浮云影,他乡空......
  • 于紫云观赠道士
    碧落澄秋景,玄门启曙关。人疑列御至,客似令威还。羽盖徒欣仰,云车未可攀。只应倾玉醴,时许寄......
  • 途中有怀
    眷然怀楚奏,怅矣背秦关。涸鳞惊照辙,坠羽怯虚弯。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莫言无皓齿,时俗薄......
  • 秋日饯陆道士陈文林
    青牛游华岳,赤马走吴宫。玉柱离鸿怨,金罍浮蚁空。日霁崤陵雨,尘起洛阳风。唯当玄度月,千里与......
  •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
    闻君招隐地,仿佛武陵春。缉芰知还楚,披榛似避秦。崩查年祀积,幽草岁时新。一谢沧浪水,安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