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题萍乡何叔万云山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戴复古
2025-07-23

题萍乡何叔万云山

宋代  戴复古  

拄杖穿云去,一坡仍一坡。
地高山不峻,花少竹还多。
家近登临便,人贤气味和。
能诗老姚合,朝夕共吟哦。

题萍乡何叔万云山作者简介

戴复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题萍乡何叔万云山翻译及注释

《题萍乡何叔万云山》是宋代戴复古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拄杖穿云去,
一坡仍一坡。
地高山不峻,
花少竹还多。
家近登临便,
人贤气味和。
能诗老姚合,
朝夕共吟哦。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戴复古游历萍乡何叔万云山的情景。他手拄拐杖,穿越云雾,一步步攀登山峰。山地高而不陡,花朵稀少而竹子茂盛。他的家离这座山很近,方便他常常登临,享受自然风光。他与贤人相交,彼此的气质和谐相融。他与姚老合作创作诗歌,朝夕共同吟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萍乡何叔万云山的赞美和对与贤人共享诗歌的喜悦之情。诗中运用了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手法,展现了山的高远和不陡峻的特点,以及花少竹多的景色。通过描述作者与萍乡山水的亲近和与贤人的交往,表达了他在自然和人文之间的愉悦和满足。

诗中的"拄杖穿云去"形象地描绘了作者攀登山峰的场景,给人一种勇往直前的感觉。"一坡仍一坡"则表达了攀登山峰的艰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地高山不峻,花少竹还多"以对比的手法展示了山地的特点,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山水的画面。

诗中的"家近登临便,人贤气味和"表达了作者生活在山脚下,可以随时登临山峰的便利,并与贤人交往,彼此相得益彰。"能诗老姚合,朝夕共吟哦"则展示了作者与姚老合作创作诗歌的情景,彰显了他们共同追求诗歌艺术的热情。

整首诗虽篇幅不长,却通过简练的词句勾勒出了山水之美和人文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和人情的热爱。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水景色,展示了作者的情感体验,给人以宁静和愉悦的感觉。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友情和创作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在山水间与他人交往中的欢乐与满足。

题萍乡何叔万云山拼音读音参考

tí píng xiāng hé shū wàn yún shān
题萍乡何叔万云山

zhǔ zhàng chuān yún qù, yī pō réng yī pō.
拄杖穿云去,一坡仍一坡。
dì gāo shān bù jùn, huā shǎo zhú hái duō.
地高山不峻,花少竹还多。
jiā jìn dēng lín biàn, rén xián qì wèi hé.
家近登临便,人贤气味和。
néng shī lǎo yáo hé, zhāo xī gòng yín é.
能诗老姚合,朝夕共吟哦。


相关内容:

题牛图

题何季涌江亭

提刑彭仲节平叛卒

滕王阁次韵刘允叔

所闻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云山萍乡
热文观察...
  • 题王制机池上千岩奇观
    华堂掩映一池清,着此崔巍若化成。胸次玲珑具丘壑,世间仿佛见蓬瀛。碧云堆上千峰立,绿水光中万......
  • 题亡室真像
    求名求利两茫茫,千里归来赋悼亡。梦井诗成增怅恨,鼓盆歌罢转凄凉。情钟我辈那容忍,乳臭诸儿最......
  • 题王制机新楼
    绿云图上新轮奂,弹压江山气势豪。手拍危栏拂星斗,目穷沧海见波涛。人间何处望不到,天下有楼无......
  • 题新涂何宏甫江村
    近郭畏嚣尘,移居在水滨。江山千古意,松竹四时春。宾客门无禁,诗书笔有神。何郎好心事,鸥鹭亦......
  • 题姚显叔南屿书院
    朝夕置身书卷间,纷华满眼几曾看。山林不受尘埃涴,屋宇无多气象宽。立脚怕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