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听弹古渌水(琴曲名)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4

听弹古渌水(琴曲名)

唐代  白居易  

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
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
西窗竹阴下,竟日有馀清。

听弹古渌水(琴曲名)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听弹古渌水(琴曲名)翻译及注释

《听弹古渌水(琴曲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
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
西窗竹阴下,竟日有馀清。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古渌水的倾慕之情,以及听琴曲的美妙体验所带来的内心宁静。诗人渴望了解水流的缓慢意境,只为聆听轻柔悠扬的琴声。在西窗下竹阴的遮蔽下,整日都能感受到余音袅袅的清幽。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古渌水的听觉和心灵的共鸣。诗中的古渌水代表了宁静和恬淡的情境,它使得诗人的内心达到平和的状态。通过听琴曲,诗人希望能够领悟到水流的缓慢之美,而这种美妙的体验也进一步给予了他内心的宁静。

诗人将自己置身于西窗竹阴之下,这样的环境更加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整日都能感受到清幽的余音,这使得诗人可以长时间地陶醉在琴声中,沉浸于宁静和安详之中。

这首诗词通过对水流和琴声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境。它展示了诗人对美的敏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琴曲和自然之美的赞美与感激。整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感受,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听弹古渌水(琴曲名)拼音读音参考

tīng dàn gǔ lù shuǐ qín qǔ míng
听弹古渌水(琴曲名)

wén jūn gǔ lù shuǐ, shǐ wǒ xīn hé píng.
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
yù shí màn liú yì, wèi tīng shū fàn shēng.
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
xī chuāng zhú yīn xià, jìng rì yǒu yú qīng.
西窗竹阴下,竟日有馀清。


相关内容:

别李十一五绝

再酬复言

苍溪县寄扬州兄弟

挽歌词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
    前年题名处,今日看花来。一作芸香吏,三见牡丹开。岂独花堪惜,方知老暗催。何况寻花伴,东都去......
  • 寄杨六(杨摄万年县尉,余为赞善大夫)
    青宫官冷静,赤县事繁剧。一闲复一忙,动作经时隔。清觞久废酌,白日顿虚掷。念此忽踟蹰,悄然心......
  • 紫毫笔-讥失职也
    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毫......
  • 题座隅
    手不任执殳,肩不能荷锄。量力揆所用,曾不敌一夫。幸因笔砚功,得升仕进途。历官凡五六,禄俸及......
  • 旅次华州,赠袁右丞
    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才与世会合,物随诚感通。德星降人福,时雨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