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征雁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钱起
2025-07-21

送征雁

唐代  钱起  

秋空万里净,嘹唳独南征。
风急翻霜冷,云开见月惊。
塞长怯去翼,影灭有馀声。
怅望遥天外,乡愁满目生。

送征雁作者简介

钱起(751年前后在世),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七年(748年)进士。唐代诗人。

送征雁翻译及注释

翻译
秋意萧索,长空万里,一片明净;天空中传来一阵凄凉的叫声,一队孤独的大雁正往南方飞去。
秋风瑟瑟,翻卷寒霜,凄冷彻骨;风卷残云,云开见月,惊起飞雁。
征途如此遥远,真担心会累断大雁的翅膀;大雁的影子虽然看不见了,但隐隐还能听到它的声音。
遥望天外,已经看不到大雁了,心中未免惆怅,乡愁不禁油然而生。

注释
⑴征:远征。征雁:远飞的鸿雁。
⑵万里净:一作“万里静”。
⑶嘹唳:即凄清响亮的鸣声。独南征:一作“雁南征”。
⑷风急:一作“风凌”。
⑸塞:边关,险要处,这里指大雁所飞之地。怯:一作“怜”。

送征雁赏析

  钱起的家乡在吴兴(今属浙江湖州)。安史之乱后,钱起羁留长安(今陕西西安),难以归家。这首诗是写诗人在长安观秋雁南飞的感受。

  此诗首联运用动静交错、点面结合的方法,寥寥数语,点画出一幅秋空雁过图。雁声凄凉,定下了全篇基调。颔联写鸿雁南飞的行色。一个“冷”字,一个“惊”字,更增添了全诗的悲凉气氛。颈联紧扣诗题,先写大雁征途遥远,呼应题中“征”字,再写诗人遥望大雁南飞,是写“送”字。诗人的担心,正说明他对大雁寄寓了深情。尾联以“乡愁”作结,正是题意所在。诗人目送大雁,视野逐渐模糊,仿佛随着大雁看到了故乡,于是乡愁渐生,转承得十分自然巧妙。

  乡愁本是千古文人的一个传统主题。诗人遭逢动乱岁月,漂泊流落,久居长安,不能回归故土,只能寄情于怀想。这首诗就是写秋夜送雁南飞,雁引乡愁,诗人摹情写状,境界凄清,把乡愁咏叹得十分深沉和厚重。

送征雁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zhēng yàn
送征雁

qiū kōng wàn lǐ jìng, liáo lì dú nán zhēng.
秋空万里净,嘹唳独南征。
fēng jí fān shuāng lěng, yún kāi jiàn yuè jīng.
风急翻霜冷,云开见月惊。
sāi zhǎng qiè qù yì, yǐng miè yǒu yú shēng.
塞长怯去翼,影灭有馀声。
chàng wàng yáo tiān wài, xiāng chóu mǎn mù shēng.
怅望遥天外,乡愁满目生。


相关内容:

秋晚山中别业

登郢州白雪楼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月池

韩翃舍人即事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莹上…幼成令问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霓裳羽衣歌
    玉烟生窗午轻凝,晨华左耀鲜相凌。人言天孙机上亲手迹,有时怨别无所惜。遂令武帝厌云韶,金针天......
  • 壮士行
    西方太白高,壮士羞病死。心知报恩处,对酒歌易水。沙鸿嗥天末,横剑别妻子。苏武执节归,班超束......
  • 秋江晚泊
    扁舟泊云岛,倚棹念乡国。四望不见人,烟江澹秋色。客心贫易动,日入愁未息。...
  • 武昌老人说笛歌
    武昌老人七十馀,手把庾令相问书。自言少小学吹笛,早事曹王曾赏激。往年镇戍到蕲州,楚山萧萧笛......
  • 走马引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朝嫌剑花净,暮嫌剑光冷。能持剑向人,不解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