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杨文赴廷试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吕
2025-07-19

送杨文赴廷试

宋代  李吕  

只今冠盖盛诸杨,连岁科名属雁行。
笔下戈矛吾退舍,胸中珠琲海倾藏。
鸡群有鹤人谁识,熊掌兼鱼子厌尝。
一振斯文千古事,凭君更为引天潢。

送杨文赴廷试作者简介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送杨文赴廷试翻译及注释

《送杨文赴廷试》是宋代李吕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送杨文前往廷试的情景,表达了对杨文的赞赏和祝愿。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只今冠盖盛诸杨,
连岁科名属雁行。
笔下戈矛吾退舍,
胸中珠琲海倾藏。
鸡群有鹤人谁识,
熊掌兼鱼子厌尝。
一振斯文千古事,
凭君更为引天潢。

诗词的诗意是,当前时期许多有才华的年轻人都在接连获得科举的殊荣,他们像一群雁一样成群结队地前往京城参加考试。作者自谦地说,自己的文采不如他们,将自己的戈矛收起,珍藏在心中,以示退让。在这个世俗的群体中,很少有人能够辨认出那些隐藏在其中的才华横溢的人才,就像鸡群中的鹤一样难以得到认可,像熊掌和鱼子一样被人厌弃。然而,一旦这些人才展现出他们的文采和才华,他们将成为千古留名的事业,引领国家繁荣昌盛。

这首诗词赏析了杨文的才华,并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期望。作者通过比喻和隐喻的手法,将杨文的才华与群体中的普通人进行对比,强调了杨文的卓越才能。整首诗词气势恢宏,表达了对杨文以及其他有才华的年轻人的殷切希望,同时也探讨了人才在现实社会中的认可和培养的问题。

送杨文赴廷试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yáng wén fù tíng shì
送杨文赴廷试

zhǐ jīn guān gài shèng zhū yáng, lián suì kē míng shǔ yàn háng.
只今冠盖盛诸杨,连岁科名属雁行。
bǐ xià gē máo wú tuì shě, xiōng zhōng zhū bèi hǎi qīng cáng.
笔下戈矛吾退舍,胸中珠琲海倾藏。
jī qún yǒu hè rén shuí shí, xióng zhǎng jiān yú zǐ yàn cháng.
鸡群有鹤人谁识,熊掌兼鱼子厌尝。
yī zhèn sī wén qiān gǔ shì, píng jūn gèng wéi yǐn tiān huáng.
一振斯文千古事,凭君更为引天潢。


相关内容:

送双峰圣僧遗像还山

送杨道父赴廷试

送江宰别

上元应制次韵

上元漫兴


相关热词搜索:杨文
热文观察...
  • 和感怀韵
    四时迭运春复冬,莫把穷愁蹙两峰。牢掣鼻绳休放却,镜中已失旧时容。...
  • 多病
    守静偏多病,争先素不能。材非经世具,分合出家僧。利路防深穽,穷居任曲肱。息交休扰扰,藏拙要......
  • 南康道上
    穿山深径如行巷,拱道乔枝欲化龙。开辟从来年代远,不知过尽几人踪。...
  • 送黄元董赴廷试
    江夏无双最擅名,君家群从总能文。丹枝只为一门种,黄卷仍收再世勋。天上鸳鸿方接武,眼前驽蹇漫......
  • 山台
    蜡屐恣幽寻,未能得其要。登临一放目,千峰供俎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