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上元应制次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吕
2025-07-18

上元应制次韵

宋代  李吕  

华灯不夜照青春,鳌背背缯山迥绝尘。
已遣烛龙啣火炬,更开璧月驻飚轮。
长疑化国烟霄近,未觉壶天晚日宾。
知是奎文临海外,赐章今夕宠光频。

上元应制次韵作者简介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上元应制次韵翻译及注释

《上元应制次韵》是宋代李吕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述了上元节的热闹景象,以及诗人对自己作品受到赏识的喜悦之情。

华灯不夜照青春,
鳌背背缯山迥绝尘。
已遣烛龙啣火炬,
更开璧月驻飚轮。

诗词以华灯为引子,描绘了热闹喜庆的上元节景象。华灯璀璨,不管白天黑夜都照耀着年轻人的脸庞,象征着青春的活力与活跃的氛围。鳌背和缯山是指高耸入云的建筑物,与喧嚣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这些建筑的高远与超脱尘世的境界。

已遣烛龙啣火炬,
更开璧月驻飚轮。

诗中出现的“烛龙”和“璧月”都是象征光明的意象。烛龙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它承载着明亮的火炬,照亮了整个节日的夜晚。璧月指的是明亮的月亮,驻留在飚轮之上。这两个意象共同描绘了上元节夜晚的明亮景象,为整个诗词增添了喜庆和欢乐的氛围。

长疑化国烟霄近,
未觉壶天晚日宾。
知是奎文临海外,
赐章今夕宠光频。

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作品赏识的喜悦之情。他说自己长久以来一直怀疑自己的作品是否能够得到国家的认可。但现在他终于感到,他的作品已经获得了重视和赞赏。奎文是指奖章或文凭,临海外表示这份荣誉来自遥远的地方。诗人感慨万分,认为这是对他的才华的认同和赏识。

整首诗以描绘上元节的热闹景象为主线,通过对灯火辉煌、高耸建筑、明亮光明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氛围。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受到赏识的欣慰之情。这首诗词充满了喜庆和欢乐,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作品的自豪与自信。

上元应制次韵拼音读音参考

shàng yuán yìng zhì cì yùn
上元应制次韵

huá dēng bù yè zhào qīng chūn, áo bèi bèi zēng shān jiǒng jué chén.
华灯不夜照青春,鳌背背缯山迥绝尘。
yǐ qiǎn zhú lóng xián huǒ jù, gèng kāi bì yuè zhù biāo lún.
已遣烛龙啣火炬,更开璧月驻飚轮。
zhǎng yí huà guó yān xiāo jìn, wèi jué hú tiān wǎn rì bīn.
长疑化国烟霄近,未觉壶天晚日宾。
zhī shì kuí wén lín hǎi wài, cì zhāng jīn xī chǒng guāng pín.
知是奎文临海外,赐章今夕宠光频。


相关内容:

上元漫兴

秋旱

棋友

千四一侄见赠筇竹杖以诗谢之

七夕次韵


相关热词搜索:应制次韵上元
热文观察...
  • 送江宰别
    行李在门外,驾言归帝都。三年宰杭州,警敏材有余。检身不容玷,清冰莹玉壶。遇事有所立,风雨信......
  • 送杨道父赴廷试
    每念先游尝慨叹,於君先世最周旋。神驹堕地真千里,老木蟠空已百年。此去汉庭应籍甚,向来蜀产久......
  • 送双峰圣僧遗像还山
    枯林形模酷肖之,只应铎落自秦时。定光炉韛收亲子,圆宽门风出自枝。韬晦无因观大用,感通犹得见......
  • 送杨文赴廷试
    只今冠盖盛诸杨,连岁科名属雁行。笔下戈矛吾退舍,胸中珠琲海倾藏。鸡群有鹤人谁识,熊掌兼鱼子......
  • 和感怀韵
    四时迭运春复冬,莫把穷愁蹙两峰。牢掣鼻绳休放却,镜中已失旧时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