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王伯伦应制授正字归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岑参
2025-07-22

送王伯伦应制授正字归

唐代  岑参  

当年最称意,数子不如君。
战胜时偏许,名高人共闻。
半天城北雨,斜日灞西云。
科斗皆成字,无令错古文。

送王伯伦应制授正字归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送王伯伦应制授正字归翻译及注释

诗词《送王伯伦应制授正字归》是唐代岑参创作的作品。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当年最称意,数子不如君。
战胜时偏许,名高人共闻。
半天城北雨,斜日灞西云。
科斗皆成字,无令错古文。

这首诗主要描述的是送别王伯伦的场景。诗的开头写道,当年我非常敬重你,没有人可以与你相比。在战胜敌人的时候,你总是特别赞许我,名声在高人中广为传颂。

接下来的两句诗用天气的变化来表达离别的情感。城北下起了一场雨,灞水的西边云彩斜照着夕阳。这充满了浓厚的离别之感。

最后两句诗以王伯伦授予正字授职为背景,表达了岑参对王伯伦的感激之情。在这次科举考试中,科斗上的字都写得很好,没有一个错误,不会让古人对此瞧不起。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王伯伦的敬重和对离别的感伤。通过描绘天气的变化,加深了离别情感的表达,使诗词更加婉转动人。

送王伯伦应制授正字归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wáng bó lún yìng zhì shòu zhèng zì guī
送王伯伦应制授正字归

dāng nián zuì chēng yì, shù zi bù rú jūn.
当年最称意,数子不如君。
zhàn shèng shí piān xǔ, míng gāo rén gòng wén.
战胜时偏许,名高人共闻。
bàn tiān chéng běi yǔ, xié rì bà xī yún.
半天城北雨,斜日灞西云。
kē dǒu jiē chéng zì, wú lìng cuò gǔ wén.
科斗皆成字,无令错古文。


相关内容:

湘灵鼓瑟

题从侄成绪西林精舍书斋

初闻贬谪,续喜量移,登干越亭赠郑校书

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

横塘行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
    日望衡门处,心知汉水濆。偶乘青雀舫,还在白鸥群。间气生灵秀,先朝翼戴勋。藏弓身已退,焚藁事......
  • 赠升州王使君忠臣
    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贤人当重寄,天子借高名。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应须救赵策,未肯弃......
  • 木皮岭
    首路栗亭西,尚想凤凰村。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汗流被我体,祁寒为......
  • 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
    剪落青梧枝,灉湖坐可窥。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千古风流事,名贤共......
  • 别耿都尉
    四十能学剑,时人无此心。如何耿夫子,感激投知音。翩翩白马来,二月青草深。别易小千里,兴酣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