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长沙韦明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郎士元
2025-07-24

送长沙韦明府

唐代  郎士元  

秋入长沙县,萧条旅宦心。
烟波连桂水,官舍映枫林。
云日楚天暮,沙汀白露深。
遥知讼堂里,佳政在鸣琴。

送长沙韦明府作者简介

郎士元 唐代诗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送长沙韦明府翻译及注释

《送长沙韦明府》

秋入长沙县,萧条旅宦心。
烟波连桂水,官舍映枫林。
云日楚天暮,沙汀白露深。
遥知讼堂里,佳政在鸣琴。

中文译文:
秋天来到了长沙县,我这漂泊在外的心情十分凄凉。
街头的烟雾和湖面的波纹浸润着浓郁的桂花香气,官舍里的红枫树投下层层影子。
黄昏时透过云层和露珠,看到了楚国的天空和长沙的沙滩。
虽然我离政治的讼堂很远,但我知道有人在那里在奏响琴音,开展美好的政治活动。

诗意:
唐朝诗人郎士元在这首诗里借助长沙的秋天、居住环境、自身处境和政治形势,抒发了他的思乡、寂寞与不安以及对政治的愿景和期待。诗人通过烟波桂花的描绘,刻画出长沙独具特色的地域气息,表现了诗人感性生活的一面。诗中提到沙汀白露深,联想到诗人旅途的劳顿以及对未来的担忧。最后,诗人以“鸣琴”来比喻政治的清明和美好,寓意自己虽然身在外地,但是心系祖国,渴望有人在政治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赏析:
诗人郎士元虽然身在外地,心中却仍牵挂着祖国。他借助长沙这个地方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的期待和想象。长沙独有的桂花香气和红枫树、沙滩都形成了特色的城市风貌,而诗人又以此体现自己的感性生活。整个诗篇之中,无论是景物描写还是文学形式,都表达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一方面,这是诗人对政治的愿景与期待,也是他对家乡、祖国的深情眷念和对乡土精神的尊崇。另一方面,这种朦胧、虚幻的幻想,也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是人民的美好生活。这里的“佳政”既代表政治的清明和向上,又包含人民群众普遍安康的幸福生活。故而,这首诗词具有浓郁的诗意和美好的情感。

送长沙韦明府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cháng shā wéi míng fǔ
送长沙韦明府

qiū rù cháng shā xiàn, xiāo tiáo lǚ huàn xīn.
秋入长沙县,萧条旅宦心。
yān bō lián guì shuǐ, guān shě yìng fēng lín.
烟波连桂水,官舍映枫林。
yún rì chǔ tiān mù, shā tīng bái lù shēn.
云日楚天暮,沙汀白露深。
yáo zhī sòng táng lǐ, jiā zhèng zài míng qín.
遥知讼堂里,佳政在鸣琴。


相关内容:

题刘相公三湘图

送韦湛判官

长安逢故人

垂花坞醉后戏题(赋得俱字韵)

陪王员外北楼宴待月


相关热词搜索:明府长沙
热文观察...
  • 送孙愿
    悠然富春客,忆与暮潮归。擢第人多羡,如君独步稀。乱流江渡浅,远色海山微。若访新安路,严陵有......
  • 送林宗配雷州(一作送王棼流雷州)
    昨日三峰尉,今朝万里人。平生任孤直,岂是不防身。海雾多为瘴,山雷乍作邻。遥怜北户月,与子独......
  • 送洪州李别驾之任
    南去秋江远,孤舟兴自多。能将流水引,更入洞庭波。夏口帆初上,浔阳雁正过。知音在霄汉,佐郡岂......
  • 送奚贾归吴
    东南富春渚,曾是谢公游。今日奚生去,新安江正秋。水清迎过客,霜叶落行舟。遥想赤亭下,闻猿应......
  • 送陆员外赴潮州
    含香台上客,剖竹海边州。楚地多归信,闽溪足乱流。今朝永嘉兴,重见谢公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