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十三拍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文天祥
2025-07-20

十三拍

宋代  文天祥  

大儿九龄色清彻,骅骝作驹已汗血。
小儿五岁气食牛,冰壶玉衡悬清秋。
罢琴惆怅月照席,人生有情泪沾臆。
离别不堪无限意,更为后会知何地。
酒肉如山又一时,只今未醉已先悲。

十三拍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十三拍翻译及注释

《十三拍》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大儿九龄色清彻,
骅骝作驹已汗血。
小儿五岁气食牛,
冰壶玉衡悬清秋。

罢琴惆怅月照席,
人生有情泪沾臆。
离别不堪无限意,
更为后会知何地。

酒肉如山又一时,
只今未醉已先悲。

中文译文:
大儿九岁,容貌清秀明澈,
骅骝马犹如小驹已经汗出血。
小儿五岁,气力强健如牛,
冰壶和玉衡悬挂在秋天的清晨。

放下琴弦,心中忧伤,月光照亮宴席,
人生中有感情的泪水沾湿了衣襟。
离别之情难以忍受,无尽的思念,
更加期待将来的相聚,却不知何处相逢。

酒和肉堆积如山,但转瞬即逝,
此刻尚未醉却先感到悲伤。

诗意和赏析:
《十三拍》是文天祥在忧国忧民的背景下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通过描绘儿童的成长和离别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大儿和小儿的成长,以儿童的形象来反映国家的兴衰。大儿九岁,已经展现出聪明和美好的特质,而小儿五岁,已经展现出强壮和勇敢的品质。这种对儿童形象的描绘,暗示了国家的希望和未来。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离别的情感。罢下琴弦,作者感到惆怅和忧伤,月光照亮了宴席,象征着离别的场景。人生中的感情使作者的泪水湿润了衣襟。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酒和肉象征着世俗的享受,但它们只是短暂的,转瞬即逝。作者在未醉之前就感到了悲伤,暗示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儿童的形象和离别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忧虑。它展示了文天祥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和时光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十三拍拼音读音参考

shí sān pāi
十三拍

dà ér jiǔ líng sè qīng chè, huá liú zuò jū yǐ hàn xuè.
大儿九龄色清彻,骅骝作驹已汗血。
xiǎo ér wǔ suì qì shí niú, bīng hú yù héng xuán qīng qiū.
小儿五岁气食牛,冰壶玉衡悬清秋。
bà qín chóu chàng yuè zhào xí, rén shēng yǒu qíng lèi zhān yì.
罢琴惆怅月照席,人生有情泪沾臆。
lí bié bù kān wú xiàn yì, gèng wéi hòu huì zhī hé dì.
离别不堪无限意,更为后会知何地。
jiǔ ròu rú shān yòu yī shí, zhǐ jīn wèi zuì yǐ xiān bēi.
酒肉如山又一时,只今未醉已先悲。


相关内容:

和夷齐西山歌

和夷齐西山歌

发彭城

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

冬至


相关热词搜索:十三
热文观察...
  • 哭母大祥
    前年惠州哭母敛,去年邳州哭母期。今年飘泊在何处,燕山狱里菊花时。哀哀黄花如昨日,两度星周俄......
  • 邳州哭母小祥
    我有母圣善,鸾飞星一周。去年哭海上,今年哭邳州。遥想仲季间,木主布筵几。我躬已不阅,祀事付......
  • 太白楼
    高城蘸云根,聊可慰心迹。长风万里来,如对骑鲸客。监州好事者,树此楼与石。隆鼻号金仙,更长漫......
  • 太白楼
    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此铸文渊。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
  • 题高君宝绀泉
    渟渟岩下泓,澄碧落梧影。寒瑶披清飙,残月照濎濙。俯渊测浮云,流日荡苕颖。向来沧浪歌,孺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