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若耶溪归兴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29

若耶溪归兴

宋代  王安石  

若耶溪上踏莓苔,兴罢张帆载酒回。
汀草岸花浑不见,青山无数逐人来。

若耶溪归兴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若耶溪归兴翻译及注释

诗词:《若耶溪归兴》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若耶溪上踏莓苔,
兴罢张帆载酒回。
汀草岸花浑不见,
青山无数逐人来。

中文译文:
我踏着若耶溪上的莓苔,
兴致勃勃地张起帆,载着酒回家。
河岸的汀草和岸边的花全部看不见,
青山连绵不绝地追随着行人而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写的是作者王安石在若耶溪上的一次归程。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行人的动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首句描述了作者踏上若耶溪的莓苔,展示了他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描述了他从某种兴奋状态中归来,张起帆船,载着酒回家。这里的"兴罢"意味着他在某种活动或者事情之后的满足感和喜悦,同时也暗示了他的精神愉悦。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河岸的汀草和岸边的花,但作者却说它们"浑不见",这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暗示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使得自然景物变得模糊,因为他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归程的喜悦上。

最后两句"青山无数逐人来"描绘了青山连绵不绝,无数的山峦仿佛都在追随着行人。这里的"逐人来"表达了山峦仿佛在向作者致意,也展示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喜悦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自然景色和人的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受。

若耶溪归兴拼音读音参考

ruò yé xī guī xìng
若耶溪归兴

ruò yé xī shàng tà méi tái, xìng bà zhāng fān zài jiǔ huí.
若耶溪上踏莓苔,兴罢张帆载酒回。
tīng cǎo àn huā hún bú jiàn, qīng shān wú shù zhú rén lái.
汀草岸花浑不见,青山无数逐人来。


相关内容:

清明辇下怀金陵

陆忠州

陇东西二首

陇东西二首

九日登东山寄昌叔


相关热词搜索:若耶溪
热文观察...
  • 山陂
    山陂院落今挼种,城郭楼台已敦灯。白发逢春唯有睡,睡间啼鸟亦生憎。...
  • 世事
    世事一何稠,论心日已偷。尚蒙今士笑,宜见古人羞。老圃聊须问,良田亦欲求。非关畏黻冕,无责易......
  • 示俞秀老二首
    不见故人天际舟,小亭残日更回头。缲成白雪三千丈,细草孤云一片愁。...
  • 示四妹
    孟光求嬁得梁鸿,无下相随不讳穷。卓荦才名今日事,萧条门巷古人风。五噫尚与时多忤,一笑兼忘我......
  • 示俞秀老二首
    君诗何以解人愁,初日红蕖碧水流。未怕元刘妨独步,每思陶谢与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