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润州听暮角(一作晚泊润州闻角)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涉
2025-07-18

润州听暮角(一作晚泊润州闻角)

唐代  李涉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润州听暮角(一作晚泊润州闻角)作者简介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润州听暮角(一作晚泊润州闻角)翻译及注释

《润州听暮角(一作晚泊润州闻角)》是唐代李涉创作的一首诗,诗意优美,意境深远。

李涉以润州为背景,描绘了在江城听到晚角声的场景。江城吹角的声音在水茫茫中回荡,曲引边关边疆的战争声,让人感受到了思乡之情。当听到晚间角声的时候,触动了诗人的心弦,思绪由此延伸,怅然长叹。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晚霞中惊起的雁群。晚霞下的天空,沙滩上的雁鸟掠过,它们像线条般斜飞离去。诗人的笔锋巧妙地将江城吹角和惊起的雁群相连,创造出一种流动的画面,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这首诗词通过江城吹角和飞过的雁群,表达了诗人思乡、怀旧之情。诗中采用了以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江城吹角和雁群,触发了诗人的思考和联想。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沉思和战栗之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江城吹角水茫茫,
夜晚吹角声回荡在江城上空,
夜幕笼罩,江水茫茫一片。
曲引边声怨思长。
战乱和边境的悲戚之音,让人思念之情更加深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
晚霞中惊起的天空中雁群,
雁儿们以一种急切的姿态飞离。
海门斜去两三行。
它们像线条般斜飞向远方的海门,
画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通过这首诗词,李涉用江城吹角和飞过的雁群,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思念和怀旧之情。诗中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给人以一种沉思和伤感的感觉。同时,诗中采用了以物言志的手法,巧妙地将江城吹角和雁群相连,增强了诗的层次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润州听暮角(一作晚泊润州闻角)拼音读音参考

rùn zhōu tīng mù jiǎo yī zuò wǎn pō rùn zhōu wén jiǎo
润州听暮角(一作晚泊润州闻角)

jiāng chéng chuī jiǎo shuǐ máng máng, qū yǐn biān shēng yuàn sī zhǎng.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jīng qǐ mù tiān shā shàng yàn, hǎi mén xié qù liǎng sān xíng.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相关内容:

寄杨茂卿校书

山中喜崔补阙见寻

秦王卷衣

题苏仙宅枯松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八月十五日夜
    去年今夜在商州,还为清光上驿楼。宛是依依旧颜色,自怜人换几般愁。...
  • 南梁行
    江城郁郁春草长,悠悠汉水浮青光。杂英飞尽空昼景,绿杨重阴官舍静。此时醉客纵横书,公言可荐承......
  • 前山
    只谓一苍翠,不知犹数重。晚来云映处,更见两三峰。...
  • 村舍二首
    自翦青莎织雨衣,南峰烟火是柴扉。莱妻早报蒸藜熟,童子遥迎种豆归。鱼下碧潭当镜跃,鸟还青嶂拂......
  • 和李十二舍人冬至日
    献寿人皆庆,南山复北堂。从今千万日,此日又初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