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入南山至全师兰若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益
2025-07-18

入南山至全师兰若

唐代  李益  

木陨水归壑,寂然无念心。
南行有真子,被褐息山阴。
石路瑶草散,松门寒景深。
吾师亦何爱,自起定中吟。

入南山至全师兰若作者简介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入南山至全师兰若翻译及注释

《入南山至全师兰若》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木陨水归壑,寂然无念心。
南行有真子,被褐息山阴。
石路瑶草散,松门寒景深。
吾师亦何爱,自起定中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益入南山并到达全师兰若的情景。诗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以及对南山山水和师者的景仰和敬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展现了李益内心的宁静和超然情怀。第一句“木陨水归壑,寂然无念心”描绘了山水的美丽和宁静,以及诗人内心的超脱和无念。诗中的“南行有真子,被褐息山阴”指的是在南行的途中遇到了一位真正的道德师者,他身着朴素的袍子,停留在山阴之中。这位师者是李益对道德和智慧的追求的象征,也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师者的景仰和敬爱。

接下来的两句“石路瑶草散,松门寒景深”描绘了李益行走在南山中的景象,石路弯曲而崎岖,松门之间是寒冷而深邃的景色。这些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吾师亦何爱,自起定中吟”表达了诗人对师者的敬爱之情,师者以坚定的内心自得其乐,吟咏自己的境界和智慧。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凝练的意境展现了李益对道德追求和内心宁静的态度。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和师者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智慧的信念。

入南山至全师兰若拼音读音参考

rù nán shān zhì quán shī lán rě
入南山至全师兰若

mù yǔn shuǐ guī hè, jì rán wú niàn xīn.
木陨水归壑,寂然无念心。
nán xíng yǒu zhēn zǐ, bèi hè xī shān yīn.
南行有真子,被褐息山阴。
shí lù yáo cǎo sàn, sōng mén hán jǐng shēn.
石路瑶草散,松门寒景深。
wú shī yì hé ài, zì qǐ dìng zhōng yín.
吾师亦何爱,自起定中吟。


相关内容:

送韩将军还边

送常曾侍御使西蕃寄题西川

水亭夜坐赋得晓雾

送人南归

送人流贬


相关热词搜索:兰若南山
热文观察...
  • 晚春卧病喜振上人见访
    卧床如旧日,窥户易伤春。灵寿扶衰力,芭蕉对病身。道心空寂寞,时物自芳新。旦夕谁相访,唯当摄......
  • 春行
    侍臣朝谒罢,戚里自相过。落日青丝骑,春风白纻歌。恩承三殿近,猎向五陵多。归路南桥望,垂杨拂......
  • 寻纪道士偶会诸叟
    山阴寻道士,映竹羽衣新。侍坐双童子,陪游五老人。水花松下静,坛草雪中春。见说桃源洞,如今犹......
  • 同萧炼师宿太乙庙
    微月空山曙,春祠谒少君。落花坛上拂,流水洞中闻。酒引芝童奠,香馀桂子焚。鹤飞将羽节,遥向赤......
  • 洛阳河亭奉酬留守群公追送(一作李逸诗)
    离亭饯落晖,腊酒减春衣。岁晚烟霞重,川寒云树微。戎装千里至,旧路十年归。还似汀洲雁,相逢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