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阮郎归(四之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秦观
2025-07-18

阮郎归(四之二)

宋代  秦观  

阮郎归  

宫腰袅袅翠鬟松。
夜堂深处逢。
无端银烛殒秋风。
灵犀得暗通。
身有恨,恨无穷。
星河沈晓空。
陇头流水各西东。
佳期如梦中。

阮郎归(四之二)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阮郎归(四之二)翻译及注释

《阮郎归(四之二)》是宋代诗人秦观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和对爱人归来的期盼。

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宫腰袅袅翠鬟松。
夜堂深处逢。
无端银烛殒秋风。
灵犀得暗通。
身有恨,恨无穷。
星河沉晓空。
陇头流水各西东。
佳期如梦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女主人公的心情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展现了她对阮郎的思念和对重逢的渴望。

诗的开篇,“宫腰袅袅翠鬟松”,描绘了女主人公娇美的形象,她戴着绿松石饰品,宛如宫廷中的贵妇人。接下来描述了夜晚深处的相遇,“夜堂深处逢”,暗示着他们的相聚是秘密的、充满禁忌的,增加了一种浪漫的色彩。

第三句“无端银烛殒秋风”,通过描写烛火熄灭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离别的哀伤。这里的“银烛”象征着爱情的温暖和希望,但却被“秋风”吹灭了,暗示着爱情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

接下来的两句“灵犀得暗通,身有恨,恨无穷”,表达了女主人公对阮郎的思念之情。她希望通过心灵的契合,让彼此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同时,她也表达了自己对分离的痛苦和无尽的思恋之情。

最后两句“星河沉晓空,陇头流水各西东,佳期如梦中”,描绘了女主人公对与阮郎美好相聚的期盼。星河沉落,黎明即将来临,时间的流逝使得期待变得更加迫切。陇头的流水东西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他们相聚的不易和困难。佳期如梦中,说明女主人公对重逢的美好时刻充满了幻想和憧憬。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意象,表达了女主人公对阮郎的思念之情和对重逢的渴望。通过对离别、痛苦和期盼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深情和对幸福的向往。

阮郎归(四之二)拼音读音参考

ruǎn láng guī sì zhī èr
阮郎归(四之二)

gōng yāo niǎo niǎo cuì huán sōng.
宫腰袅袅翠鬟松。
yè táng shēn chù féng.
夜堂深处逢。
wú duān yín zhú yǔn qiū fēng.
无端银烛殒秋风。
líng xī dé àn tōng.
灵犀得暗通。
shēn yǒu hèn, hèn wú qióng.
身有恨,恨无穷。
xīng hé shěn xiǎo kōng.
星河沈晓空。
lǒng tóu liú shuǐ gè xī dōng.
陇头流水各西东。
jiā qī rú mèng zhōng.
佳期如梦中。


相关内容:

生查子(梅)

楼下柳(天香)

吴门柳(渔家傲·二之一)

小重山

清平乐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木兰花
    罗襟粉汗和香浥。纤指留痕红一捻。离亭再卜合欢期,寻见石榴双翠叶。危楼欲上危肠怯。纵得鸾胶难......
  • 促拍满路花
    露颗添花色。月彩投窗隙。春思如中酒,恨无力。洞房咫尺,曾寄青鸾翼。云散无踪迹。罗帐薰残,梦......
  • 江城子(忆别)
    画堂高会酒阑珊。倚栏干。霎时间。千里关山,常恨见伊难。及至而今相见了,依旧隔关山。倩人传语......
  •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三)
    鼓动城头啼暮鸦。过云时送雨些些。嫩凉如水透窗纱。弄影西厢侵户月,分香东畔拂墙花。此时相望抵......
  • 攀鞍态(同前)
    逢迎一笑金难买。小樱唇、浅蛾黛。玉环风调依然在。想花下、攀鞍态。伫倚碧云如有待。望新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