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曲漕桥送张秘校赴庆州幕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3

曲漕桥送张秘校赴庆州幕

宋代  梅尧臣  

野客伐山桂,横为曲渚桥。
势危宁过马,径狭欲通樵。
小艇何妨系,离魂正此销。
想君回首处,虹影在林椒。

曲漕桥送张秘校赴庆州幕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曲漕桥送张秘校赴庆州幕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是梅尧臣在宋代创作的《曲漕桥送张秘校赴庆州幕》。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野客伐山桂,
横为曲渚桥。
势危宁过马,
径狭欲通樵。
小艇何妨系,
离魂正此销。
想君回首处,
虹影在林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曲漕桥上送别张秘校前往庆州的场景。诗中以自然景物和行旅情怀来表达离别之情。

首先,诗人将自己比作野客,伐取了山上的桂木来修建曲漕桥,使得桥横跨在曲渚之上。这里的桂木象征着高洁和纯正的品质,而桥横跨曲渚则暗示着作者与友人的离别之事。

接着,诗人描述了桥的状况,势态危险,不适宜通过马匹,径路狭窄,仅能容纳行人。这种景象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艰难和不舍之情。

然后,诗人提到了小艇系泊的情景,暗示着船只的离去。这一情节与前文的桥相呼应,共同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之间的分离。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以“想君回首处”来暗示友人离去后的回望,而“虹影在林椒”则是比喻友人的身影在离别后仍然存在于诗人的心中,犹如林椒中的彩虹。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离别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之苦。同时,通过桥与船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忧虑和不舍之情,以及友人身影在心中的长久留存。

曲漕桥送张秘校赴庆州幕拼音读音参考

qū cáo qiáo sòng zhāng mì xiào fù qìng zhōu mù
曲漕桥送张秘校赴庆州幕

yě kè fá shān guì, héng wèi qū zhǔ qiáo.
野客伐山桂,横为曲渚桥。
shì wēi níng guò mǎ, jìng xiá yù tōng qiáo.
势危宁过马,径狭欲通樵。
xiǎo tǐng hé fáng xì, lí hún zhèng cǐ xiāo.
小艇何妨系,离魂正此销。
xiǎng jūn huí shǒu chù, hóng yǐng zài lín jiāo.
想君回首处,虹影在林椒。


相关内容:

秋鴈

秋日家居

秋风

青龙海上观潮

亲郊前三日大庆殿雪中皇帝率群臣发章圣五后


相关热词搜索:庆州张秘校
热文观察...
  • 秋雨篇
    秋雨一向不解休,连昏接晨终穷秋。梅生不量仰天问,神官夜梦言语周。日月是天之两目,忽然生瞖无......
  • 秋夜同永叔看月
    青天有右目,昏明不常开。常时翳云气,古监生莓苔。秋夜特清彻,乃顾渐西回。灵兔不捣药,是夜无......
  • 若讷上人弹琴
    祥哀已踰月,遇子弹鸣琴。安得不成声,子心异吾心。十日成笙歌,尼父非好音。先王礼有节,不可过......
  • 任适尉乌程
    俛作程乡尉,折腰还自甘。卞峰晴照黛,霅水晓澄蓝。葑上春田辟,芦中走吏参。到时苹叶长,柳恽在......
  • 去年宋中道自洺州以书令魏殊来谒予魏遂托主
    置从南海桄榔林,笼入西州鹦鹉地。耸冠翕翼修尾张,鳞鳞团花金缕翠。一身粲烂文章多,引声笙竽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