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七夕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晏殊
2025-07-18

七夕

宋代  晏殊  

百子池深涨绿苔,九光灯迥绿浮埃。
天孙实驾何年驻,阿母飚轮此夜来。
空外粉筵和露湿,静中珠幌彻明开。
秋河不断长相望,岂独人间事可哀。

七夕作者简介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七夕翻译及注释

《七夕》是一首宋代晏殊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百子池深涨绿苔,
九光灯迥绿浮埃。
天孙实驾何年驻,
阿母飚轮此夜来。
空外粉筵和露湿,
静中珠幌彻明开。
秋河不断长相望,
岂独人间事可哀。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七夕节的情景。七夕节,也称为中国情人节,是中国传统的浪漫节日,通常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诗中描绘了一个浪漫的夜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描述,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哀怨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七夕节的美丽景象。第一句“百子池深涨绿苔”,形象地描绘了湖水中绿苔的浓密,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接着,“九光灯迥绿浮埃”,九光指的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瑞光,绿浮埃表示瑞光的闪烁。这两句描绘了牛郎织女相见时的喜悦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天孙实驾何年驻,阿母飚轮此夜来”,指的是牛郎织女的传说。牛郎指的是天孙,织女指的是阿母,他们相会的时刻是在七夕节的夜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相会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下面两句“空外粉筵和露湿,静中珠幌彻明开”,描绘了七夕夜空中的粉色仙桌和露水的湿润,以及宫廷中珠帘的闪烁。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了七夕节的神秘和浪漫。

最后两句“秋河不断长相望,岂独人间事可哀”,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分离的痛苦之情。秋河指的是天河,牛郎织女相隔在银河两岸,彼此相望却无法相见,诗人以此来抒发自己对离别的伤感之情。

整首诗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七夕节的美丽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牛郎织女传说的借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思念和哀怨之情,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浓郁的诗意和情感。

七夕拼音读音参考

qī xī
七夕

bǎi zǐ chí shēn zhǎng lǜ tái, jiǔ guāng dēng jiǒng lǜ fú āi.
百子池深涨绿苔,九光灯迥绿浮埃。
tiān sūn shí jià hé nián zhù, ā mǔ biāo lún cǐ yè lái.
天孙实驾何年驻,阿母飚轮此夜来。
kōng wài fěn yán hé lù shī, jìng zhōng zhū huǎng chè míng kāi.
空外粉筵和露湿,静中珠幌彻明开。
qiū hé bù duàn zhǎng xiàng wàng, qǐ dú rén jiān shì kě āi.
秋河不断长相望,岂独人间事可哀。


相关内容:

连理枝

中秋月

中秋月

凤衔杯

殢人娇


相关热词搜索:七夕
热文观察...
  • 七夕
    云幕无多斗柄移,鹊慵乌慢得桥迟。若教精卫填河汉,一水还应有尽时。...
  • 草
    春尽江南茂草深,绕池萦树碧岑岑。长安官舍孤根地,一寸幽芳万里心。...
  • 相思儿令
    昨夜探春消息湖上绿波平无奈绕堤芳草还向旧痕生有酒且醉瑶觥更何妨、檀板新声谁教杨柳千丝就中牵......
  • 雨中花
    剪翠妆红欲就折得清香满袖一对鸳鸯眠未足叶下长相守莫傍细条寻嫩藕怕绿刺、□(上“四”下“娟”......
  • 滴滴金
    梅花漏泄春消息柳丝长草芽碧不觉星霜鬓边白念时光堪惜兰堂把酒留嘉客对离筵驻行色千里音尘便疏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