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南溪晚归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高启
2025-07-18

南溪晚归

明代  高启  

流水出云根,遥通古寺门。
山深僧少俗,人静市如村。
马渡知长浅,鱼行见不浑。
多情溪上月,归路照黄昏。

南溪晚归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南溪晚归翻译及注释

《南溪晚归》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流水出云根,遥通古寺门。
山深僧少俗,人静市如村。
马渡知长浅,鱼行见不浑。
多情溪上月,归路照黄昏。

中文译文:
溪水从山中涌出,远远流向古寺门。
山深处僧人稀少,市区安静如同村。
马儿渡过溪水知道水深浅,鱼儿游过时水的清浊可见。
溪上的月光多情,照亮了归途的黄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晚归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先,诗中的溪水从山中流出,遥远地流向古寺门,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山深处僧人稀少,市区安静如同村,这里描绘了山深僻静的环境,与繁华喧嚣的市区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清净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诗中提到马儿渡过溪水时知道水的深浅,鱼儿游过时水的清浊可见。这里通过动物的行为来暗示人们应该对周围环境保持敏感和观察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生活。

最后,诗中描述了溪上的月光多情,照亮了归途的黄昏。这里月光的多情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也暗示了归途的温暖和希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归途的期盼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宁静、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归途的期盼和希望。同时,诗中融入了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和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南溪晚归拼音读音参考

nán xī wǎn guī
南溪晚归

liú shuǐ chū yún gēn, yáo tōng gǔ sì mén.
流水出云根,遥通古寺门。
shān shēn sēng shǎo sú, rén jìng shì rú cūn.
山深僧少俗,人静市如村。
mǎ dù zhī zhǎng qiǎn, yú xíng jiàn bù hún.
马渡知长浅,鱼行见不浑。
duō qíng xī shàng yuè, guī lù zhào huáng hūn.
多情溪上月,归路照黄昏。


相关内容:

赠邻友

喜吕山人见过江馆

送石明府之昆山

盗发汉侍中许彧墓

哭周记室


相关热词搜索:南溪晚归
热文观察...
  • 西园闲兴(二首)
    看到竹过邻,园林独卧身。鸟声闲似野,人意倦知春。残雨惊池树,斜阳照隙尘。如何堂上客,不及燕......
  • 西园闲兴(二首)
    当路阙追攀,端居自掩关。听钟知近寺,看画忆登山。哓栉风林下,宵吟雨阁间。天应怜我懒,独与少......
  • 郊墅杂赋(十六首)
    江水舍西东,邻家是钓翁。路痕深草没,井脉暗潮通。篱隔蔬边雨,门开竹下风。不因时卖畚,何事入......
  • 郊墅杂赋(十六首)
    此乡堪避地,乱后户翻增。俗美嫌欺客,年丰爱施僧。带星耕处轭,照雪纺时灯。且作求田计,元龙岂......
  • 郊墅杂赋(十六首)
    春泥桑下路,孤策自扶行。身贱知农事,心闲见物情。鱼鸣风欲起,牛饭月初生。渐喜无人识,何烦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