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盗发汉侍中许彧墓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高启
2025-07-19

盗发汉侍中许彧墓

明代  高启  

古冢竟谁穿,虚传锢最坚。
玉鱼宵已出,石兽晓犹眠。
长夜俄看月,幽台不掩泉。
须知摸金者,亦到汉陵前。

盗发汉侍中许彧墓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盗发汉侍中许彧墓翻译及注释

《盗发汉侍中许彧墓》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盗墓者前往盗取汉代侍中许彧的墓葬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古冢竟谁穿,
虚传锢最坚。
玉鱼宵已出,
石兽晓犹眠。
长夜俄看月,
幽台不掩泉。
须知摸金者,
亦到汉陵前。

诗意:
这首诗词以盗墓者的视角描绘了盗取汉代侍中许彧墓葬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墓葬的景象,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盗墓者的勇气和冒险精神。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热爱。诗中的古冢、虚传、玉鱼、石兽等形象,通过对墓葬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长夜中的明月和幽台上的泉水,更增添了一丝幽静和宁静的感觉。

诗词最后一句“须知摸金者,亦到汉陵前”,表达了诗人对盗墓者的提醒和警示。诗人希望盗墓者能够珍惜历史文化遗产,以更加尊重和敬畏的态度去面对古代墓葬。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盗墓者和古代墓葬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热爱,并传达了对历史遗产的珍视和尊重之情。

盗发汉侍中许彧墓拼音读音参考

dào fā hàn shì zhōng xǔ yù mù
盗发汉侍中许彧墓

gǔ zhǒng jìng shuí chuān, xū chuán gù zuì jiān.
古冢竟谁穿,虚传锢最坚。
yù yú xiāo yǐ chū, shí shòu xiǎo yóu mián.
玉鱼宵已出,石兽晓犹眠。
cháng yè é kàn yuè, yōu tái bù yǎn quán.
长夜俄看月,幽台不掩泉。
xū zhī mō jīn zhě, yì dào hàn líng qián.
须知摸金者,亦到汉陵前。


相关内容:

哭周记室

送乌城冯明府

沈征士铉野亭

城西客舍送周著作砥

何隐君小墅


相关热词搜索:许彧墓
热文观察...
  • 送石明府之昆山
    茂苑行春罢,携琴又向东。潮声数里外,山色半城中。帆带桃花雨,衣翻柳叶风。岛夷闻善政,为有舶......
  • 喜吕山人见过江馆
    非君怜夙契,谁肯顾柴门。日短清江路,风高大树村。交呈新著稿,同发旧藏尊。莫便寻归棹,心怀未......
  • 赠邻友
    同居一坞中,只隔水西东。林近书灯露,溪回酒舫通。放凫长合队,移竹每分丛。只恐君征起,难期作......
  • 南溪晚归
    流水出云根,遥通古寺门。山深僧少俗,人静市如村。马渡知长浅,鱼行见不浑。多情溪上月,归路照......
  • 西园闲兴(二首)
    看到竹过邻,园林独卧身。鸟声闲似野,人意倦知春。残雨惊池树,斜阳照隙尘。如何堂上客,不及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