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7-23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宋代  黄庭坚  

驾羊超出风火宅,跨兔求度生死河。
者乘如来初方便,自彻海漩三昧底。
三乘如来悲愿力,身如光影现十方。
持经不染文字相,是名第一离欲者。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翻译及注释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驾羊超出风火宅,
跨兔求度生死河。
者乘如来初方便,
自彻海漩三昧底。
三乘如来悲愿力,
身如光影现十方。
持经不染文字相,
是名第一离欲者。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佛教思想中对于罗汉(佛教中的高级修行者)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罗汉的形象和修行境界,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钦佩。

赏析:
1. 诗中的"南山"指的是佛教信仰中的南山,一般被视为罗汉修行的地方,象征着修行者追求解脱的精神境界。
2. "驾羊超出风火宅"的意思是罗汉驾驭着一头羊,超越了尘世的纷扰和烦恼,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3. "跨兔求度生死河"表达了罗汉跨越生死的边界,追求永恒的解脱。
4. "者乘如来初方便,自彻海漩三昧底"指的是罗汉通过修行,达到了彻底领悟佛法的境界。
5. "三乘如来悲愿力,身如光影现十方"表明罗汉具备慈悲和智慧,身体具有无限的力量,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
6. "持经不染文字相,是名第一离欲者"指出罗汉在修行中超越了对于物质欲望的执着,把握佛法的真谛。

整首诗词通过对罗汉形象和修行境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崇敬之情。诗人赞美了罗汉的修行功力和精神境界,强调了他们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传递了对于追求解脱和超越尘世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丰富的意境,通过对佛教思想的表达,展示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拼音读音参考

nán shān luó hàn zàn shí liù shǒu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jià yáng chāo chū fēng huǒ zhái, kuà tù qiú dù shēng sǐ hé.
驾羊超出风火宅,跨兔求度生死河。
zhě chéng rú lái chū fāng biàn, zì chè hǎi xuán sān mèi dǐ.
者乘如来初方便,自彻海漩三昧底。
sān shèng rú lái bēi yuàn lì, shēn rú guāng yǐng xiàn shí fāng.
三乘如来悲愿力,身如光影现十方。
chí jīng bù rǎn wén zì xiāng, shì míng dì yī lí yù zhě.
持经不染文字相,是名第一离欲者。


相关内容: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秋思

秋思

梅花


相关热词搜索:六首罗汉
热文观察...
  •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斑斑之兽本山林,升堂入室作舆卫。小僧奉施军持水,弭耳来受救渴供。胸中猛虎自调服,是故异物成......
  •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稽首具六波罗密,稽首得无生法忍。稽首佛敕久住世,稽首救世不倦者。天上人间福田施,心无高下依......
  •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能以一切声闻佛,能以法忍出世法。宴坐分身应十方,不取涅盘自饶益。伏住泥沙观止水,中有菩萨清......
  •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佛光影中大杜多,八万细行灭尘劳。爱护有情如眼目,胡奴来供滤水囊。手持白拂起清风,奉持所闻佛......
  •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怨句识之推,商歌知甯戚。我占晁氏贤,乃在赋行役。同游羿彀中,傥免非尔力。滔滔今如此,去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