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游城南十六首·晚雨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韩愈
2025-07-18

游城南十六首·晚雨

唐代  韩愈  

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间蚯蚓鸣。
投竿跨马蹋归路,才到城门打鼓声。

游城南十六首·晚雨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游城南十六首·晚雨翻译及注释

诗词:《游城南十六首·晚雨》
作者:韩愈
朝代:唐代

廉纤晚雨不能晴,
池岸草间蚯蚓鸣。
投竿跨马蹋归路,
才到城门打鼓声。

中文译文:
薄雨绵绵难消停,
池岸草间蚯蚓鸣。
收竿跨马重归处,
刚抵城門打鼓声。

诗意:
这首诗是韩愈所写的《游城南十六首》系列诗中的一首。诗中描述的是骑马游玩的场景,描绘了晚雨未停的景象和蚯蚓的叫声,表现了作者游城南的愉悦之情。

赏析:
这首诗写景细腻,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感知。诗的开头写到了晚雨难以停歇,形容了绵绵细雨的情景。接着又写到了池塘边的草地上蚯蚓的叫声,使得整个景象更加生动。之后,诗人跨上马匹开始归程,但才刚到城门,就听到了鼓声,描绘了城市热闹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城市景象的对比,展现了作者畅游南城的乐趣。同时,也可以看到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自然声音、城市声音的关注。整体上,这首诗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游城南十六首·晚雨拼音读音参考

yóu chéng nán shí liù shǒu
游城南十六首

lián xiān wǎn yǔ bù néng qíng, chí àn cǎo jiān qiū yǐn míng.
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间蚯蚓鸣。
tóu gān kuà mǎ tà guī lù, cái dào chéng mén dǎ gǔ shēng.
投竿跨马蹋归路,才到城门打鼓声。


相关内容:

游城南十六首·题韦氏庄

游城南十六首·赠张十八助教

游城南十六首·赠同游

游城南十六首·风折花枝

游城南十六首·题于宾客庄


相关热词搜索:六首城南
热文观察...
  • 游城南十六首·出城
    暂出城门蹋青草,远于林下见春山。应须韦杜家家到,只有今朝一日闲。...
  • 游城南十六首·把酒
    扰扰驰名者,谁能一日闲。我来无伴侣,把酒对南山。...
  • 游城南十六首·楸树
    青幢紫盖立童童,细雨浮烟作彩笼。不得画师来貌取,定知难见一生中。...
  • 和武相公早春闻莺
    早晚飞来入锦城,谁人教解百般鸣。春风红树惊眠处,似妒歌童作艳声。...
  • 广宣上人频见过
    三百六旬长扰扰,不冲风雨即尘埃。久惭朝士无裨补,空愧高僧数往来。学道穷年何所得,吟诗竟日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