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摩多楼子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贺
2025-07-19

摩多楼子

唐代  李贺  

玉塞去金人,二万四千里。
风吹沙作云,一时渡辽水。
天白水如练,甲丝双串断。
行行莫苦辛,城月犹残半。
晓气朔烟上,趢趗胡马蹄。
行人临水别,隔陇长东西。

摩多楼子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摩多楼子翻译及注释

诗词《摩多楼子》的中文译文为:“玉塞去金人,二万四千里。风吹沙变成云,一下子渡过辽水。白天水像练,战马缰绳头断。行军不要辛苦,城楼上的月仍残存一半。晨光中浓烟上午,胡马行动匆匆。行人临水分别,岭上相隔千里。”

这首诗所表达的诗意是描述了一位玉塞的将士跋涉千里,征战辽东的场景。诗中展示了辽阔的沙漠、浩渺的河流以及壮丽的风景,同时也表达了行军的艰辛和分别的忧伤。诗人以细腻的描写,将战争与岁月共鸣,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壮士的赞美。

这首诗给人留下了强烈的视觉印象,诗人以独特的形象和意象描绘了北方草原的辽阔和荒凉,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诗中使用了“金人”、“辽水”、“胡马”等词语,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民族情怀。同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细节描写和自然景物的对比,烘托出行军途中的困难和艰险。最后几句诗以“行人临水别”和“隔陇长东西”表达了分别之苦和斗争的无穷延续,展示了人民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体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战争和壮士的思考和赞美,同时表达了对草原美景的向往和对困难的挑战。诗人以独特的表达方式,既凸显了战争的残酷和磨难,也传递了对和平与团结的渴望。这首诗在唐代诗歌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是李贺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之作。

摩多楼子拼音读音参考

mó duō lóu zǐ
摩多楼子

yù sāi qù jīn rén, èr wàn sì qiān lǐ.
玉塞去金人,二万四千里。
fēng chuī shā zuò yún, yī shí dù liáo shuǐ.
风吹沙作云,一时渡辽水。
tiān bái shuǐ rú liàn, jiǎ sī shuāng chuàn duàn.
天白水如练,甲丝双串断。
xíng xíng mò kǔ xīn, chéng yuè yóu cán bàn.
行行莫苦辛,城月犹残半。
xiǎo qì shuò yān shàng, lù cù hú mǎ tí.
晓气朔烟上,趢趗胡马蹄。
xíng rén lín shuǐ bié, gé lǒng zhǎng dōng xī.
行人临水别,隔陇长东西。


相关内容: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新构亭台,示诸弟侄

望江楼上作

醉送李二十常侍赴镇浙东

问淮水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侍中晋公欲到东洛先蒙书问期宿龙门思往感今辄献长句
    昔蒙兴化池头送,今许龙门潭上期。聚散但惭长见念,荣枯安敢道相思。功成名遂来虽久,云卧山游去......
  • 任老
    不愁陌上春光尽,亦任庭前日影斜。面黑眼昏头雪白,老应无可更增加。...
  • 寄微之三首
    江州望通州,天涯与地末。有山万丈高,有江千里阔。间之以云雾,飞鸟不可越。谁知千古险,为我二......
  • 戏题木兰花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 寻郭道士不遇
    郡中乞假来相访,洞里朝元去不逢。看院只留双白鹤,入门惟见一青松。药炉有火丹应伏,云碓无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