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闷题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郑谷
2025-07-21

闷题

唐代  郑谷  

归隐  登高  写景  

莫厌九衢尘土间,秋晴满眼是南山。
僧家未必全无事,道著访僧心且闲。

闷题作者简介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闷题翻译及注释

《闷题》是郑谷写于唐代的一首诗词。诗词描绘了诗人在喧嚣中寻找宁静的心境,表达了对僧侣生活的向往和对禅定境界的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不要嫌弃长街尘土,秋天晴朗时,眼前满是南山。僧人生活或许并不闲散,但修道者的内心是宁静的。

诗词的意思是诗人告诫读者不要厌弃繁忙喧嚣的尘世,在秋天阳光明媚的时刻,要将目光投向远方的南山,寻找内心的宁静。诗人同时提醒人们,僧人的生活也并非一直安逸闲散,但他们的内心却能保有宁静。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山水的向往和对喧嚣世界的抗拒。诗中的长街尘土代表着纷扰的尘世,而秋天晴朗的天空则象征着宁静与美好。诗人告诫读者要保持心中的宁静,不为外界所干扰,通过观山察水,达到内心的安定与宁静。

诗中提到的僧人和道者则是对修行者的一种称呼,他们本身可能并不是总是闲散无事,但他们通过修行,内心能够获得宁静。诗人以此表达了对禅宗修道者生活方式的向往,认为他们能够在喧闹的尘世中找到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词轻盈优美,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心境的渴望和对禅定境界的向往。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将喧嚣与宁静、尘世与修行进行了巧妙的对比,展示了人们对心灵归宿的追求。

闷题拼音读音参考

mèn tí
闷题

mò yàn jiǔ qú chén tǔ jiān, qiū qíng mǎn yǎn shì nán shān.
莫厌九衢尘土间,秋晴满眼是南山。
sēng jiā wèi bì quán wú shì, dào zhe fǎng sēng xīn qiě xián.
僧家未必全无事,道著访僧心且闲。


相关内容:

作尉鄠郊送进士潘为下第南归

赠无了禅师

雨后月中玉堂闲坐

辛酉岁冬十一月随驾幸岐下作

江上阻风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黔中书事
    巴蜀水南偏,山穷塞垒宽。岁时将近腊,草树未知寒。独狖啼朝雨,群牛向暮滩。更闻蛮俗近,烽火不......
  • 登南神光寺塔院(一本题作登南台僧寺)
    无奈离肠日九回,强摅离抱立高台。中华地向城边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
  • 秋夕与友人话别
    怀君非一夕,此夕倍堪悲。华发犹漂泊,沧洲又别离。冷禽栖不定,衰叶堕无时。况值干戈隔,相逢未......
  • 春日郊居酬友人见贻
    荒斋原上掩,不出动经旬。忽觉草木变,始知天地春。方期五字达,未厌一箪贫。丽句劳相勉,余非乐......
  • 寄膳部李郎中昌符
    鄠郊陪野步,早岁偶因诗。自后吟新句,长愁减旧知。静灯微落烬,寒砚旋生澌。夜夜冥搜苦,那能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