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临终诗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唐寅
2025-07-18

临终诗

明代  唐寅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临终诗作者简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临终诗翻译及注释

《临终诗》是明代文学家唐寅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人生的无常和死亡的必然,表达了对生死的淡然和对世俗之事的超脱。

诗意:
《临终诗》以短暂的一生为主题,表达了对生命的理解和对死亡的接受。诗人认为无论是生活在阳间还是归于地府,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无论在哪里,都只是暂时的流浪,如同漂泊在陌生的异乡。

赏析:
《临终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唐寅对人生和死亡的独特思考。诗人以极度超脱的态度面对生死,认为人生的起伏和地府的阴暗都只是过程,与最终归于尘土并没有本质区别。这种超然的境界体现了唐寅对世俗之事的淡漠态度,以及对人生真相的洞察力。

诗中的"阳间"和"地府"象征着生与死的两个极端。阳间代表着世俗的尘世,而地府则象征着死亡和超越。通过将两个极端进行对比,诗人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不应该过于执着于世俗的荣辱得失,因为最终都会回归尘土。这种对生命的超然态度,既有一种豁达的解脱感,也有一种对世俗虚妄的嘲讽态度。

《临终诗》以短短四句诗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这种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使诗词更加凝练而有力,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临终诗拼音读音参考

lín zhōng shī
临终诗

shēng zài yáng jiān yǒu sàn chǎng, sǐ guī dì fǔ yě hé fáng.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yáng jiān dì fǔ jù xiāng sì, zhǐ dāng piāo liú zài yì xiāng.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相关内容:

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

哭妓徐素

登庐山

题画二首

题画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临终
热文观察...
  • 扬州道上思念沈九娘
    相思两地望迢迢,清泪临门落布袍。杨柳晓烟情绪乱,梨花暮雨梦魂销。云笼楚馆虚金屋,凤入巫山奏......
  • 《绮疏遗恨
    凤头交股雪花镔,剪断吴淞江水浑;只有相思泪难剪,旧痕才断接新痕。...
  • 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
    谁将妙笔写风流,写到风流处便休。记得昔年曾识面,桃花深处短墙头。...
  • 抱琴归去图
    抱琴归去碧山空,一路松声雨鬓风。神识独游天地外,低眉宁肯谒王公。...
  • 王母赠寿图
    蓬莱弱水三千里,王母蝠桃一万年。凤鸟自歌鸾自舞,直教衔到寿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