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连雨书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与义
2025-07-21

连雨书事

宋代  陈与义  

寒入薪刍价,连天两眼愁。
生涯赤藤杖,契分黑貂裘。
乌鹊无言暮,蓬蒿满意秋。
同时不同味,世事剧悠悠。

连雨书事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连雨书事翻译及注释

《连雨书事》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入薪刍价,连天两眼愁。
生涯赤藤杖,契分黑貂裘。
乌鹊无言暮,蓬蒿满意秋。
同时不同味,世事剧悠悠。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连绵不断的雨天中,心情孤寂的境况和对世事的感慨。作者以冷风渗透到屋里的薪草为象征,表达了他内心的寒冷与苦闷。他的眼睛也因愁绪而失去了明亮的光彩。生活中,他所依靠的只有一根赤藤杖和一件黑貂皮袍,这是他的全部财产。无言的乌鹊在傍晚时分飞过,象征着沉默与无奈。而荒芜的蓬蒿丛则代表了作者对于秋天的喜悦和满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痛苦感受和对于世事变迁的深切思考。

赏析:
《连雨书事》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忧愁与寂寞。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深的孤独感和对于生活的无奈。他所描述的寒冷、黑暗和贫困的生活环境,以及无言的乌鹊和荒芜的蓬蒿丛,都是对于世俗现实的写照。然而,尽管面临着困境,作者依然能够从秋天的满意中找到一丝慰藉和安慰。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抒发了他对于世事变幻的感慨和对于命运的深沉领悟。

《连雨书事》以其深邃而含蓄的诗意,表达了对于人生的反思和对于世事的感慨,展现了宋代诗人陈与义独特的表达风格和内心世界。

连雨书事拼音读音参考

lián yǔ shū shì
连雨书事

hán rù xīn chú jià, lián tiān liǎng yǎn chóu.
寒入薪刍价,连天两眼愁。
shēng yá chì téng zhàng, qì fēn hēi diāo qiú.
生涯赤藤杖,契分黑貂裘。
wū què wú yán mù, péng hāo mǎn yì qiū.
乌鹊无言暮,蓬蒿满意秋。
tóng shí bù tóng wèi, shì shì jù yōu yōu.
同时不同味,世事剧悠悠。


相关内容:

连雨书事

连雨书事

夜步堤上三首

夜步堤上三首

夜步堤上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连雨书
热文观察...
  • 夜赋
    抱病喜清夜,形羸心独开。不知药鼎沸,错认雨声来。岁晚灯烛丽,天长鸿雁哀。书生惜日月,欹枕意......
  • 连雨书事
    白菊生新紫,黄芜失旧青。俱含岁晚恨,併入夜深听。梦寐连萧瑟,更筹乱晦冥。云移过吴越,应为洗......
  • 春雨
    花尽春犹冷,羁心只自惊。孤莺啼永昼,细雨湿高城。扰扰成何事,悠悠送此生。蛛丝闪夕霁,随处有......
  • 夜赋
    泊舟华容县,湖水终夜明。凄然不能寐,左右菰蒲声。穷途事多违,胜处亦心惊。三更萤火闹,万里天......
  • 寒食
    草草随时事,萧萧傍水门。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园。不知何处笛,吹恨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