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苦雨中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07-19

苦雨中作

唐代  贯休  

励志  文学  观点  

通宵复连夕,其状只如倾。
却遣思山者,忽然嫌水声。
好花飘草尽,古壁欲云生。
不奈天难问,迢迢远客情。

苦雨中作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苦雨中作翻译及注释

诗词《苦雨中作》是唐朝诗人贯休创作的作品。下面给出诗词的中文译文和诗意赏析。

中文译文:
通宵复连夕,其状只如倾。
却遣思山者,忽然嫌水声。
好花飘草尽,古壁欲云生。
不奈天难问,迢迢远客情。

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雨夜中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的情景。

第一句“通宵复连夕,其状只如倾”,形容了雨夜的长时间连绵不止的状况,像是倾盆大雨一般。这种雨夜让人感到漫长无尽,时间仿佛草木倾斜。

第二句“却遣思山者,忽然嫌水声”,表达了思念家乡的游子突然感到厌倦雨声的情感。尽管思乡之情依然强烈,但是水声打破了思念的宁静。

第三句“好花飘草尽,古壁欲云生”,通过描绘花草的凋谢和古墙上云气的弥漫,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幻。

最后两句“不奈天难问,迢迢远客情”,表达了游子在异乡的遥远感,感叹自己无法问候天地,只能将深情压在心中。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夜的景象和游子的思乡之情,展现了孤单和远离家乡的苦闷与忧愁之情,表达了对家的思念和对心灵的羁绊。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融入了个人感情,形成了诗人独特的诗意和意境。

苦雨中作拼音读音参考

kǔ yǔ zhōng zuò
苦雨中作

tōng xiāo fù lián xī, qí zhuàng zhī rú qīng.
通宵复连夕,其状只如倾。
què qiǎn sī shān zhě, hū rán xián shuǐ shēng.
却遣思山者,忽然嫌水声。
hǎo huā piāo cǎo jǐn, gǔ bì yù yún shēng.
好花飘草尽,古壁欲云生。
bù nài tiān nán wèn, tiáo tiáo yuǎn kè qíng.
不奈天难问,迢迢远客情。


相关内容:

闻无相道人顺世五首

观棋

送罗邺赴许昌辟

和韦相公见示闲卧

幽庭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宿赤松山观题道人水阁兼寄郡守
    珠殿香輧倚翠棱,寒栖吾道寄孙登。岂应肘后终无分,见说仙中亦有僧。云敛石泉飞险窦,月明山鼠下......
  • 上卢使君二首
    一领彤弓下赤墀,惟将清净作藩篱。马卿山岳金相似,张绪风情柳不如。心染烟霞新句出,笔驱奸蠹宿......
  • 别冯使君
    瓦砾文章岂有媒,两三年只在金台。本师头白须归去,太守门清愿再来。皓皓玉霜孤雁远,萧萧松岛片......
  • 早霜寄蔡大
    昨夜楚钟鸣,飞霜下楚城。定知迁客鬓,先向鉴中生。...
  • 怀薛尚书兼呈东阳王使君
    得力未得力,高吟夏又残。二毛非自出,万事到诗难。蝉见木叶落,雷将雨气寒。何妨槌琢后,更献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