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昆阳城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8

昆阳城

宋代  梅尧臣  

试看昆阳下,白骨犹衔镞。
莫愿隍水头,更添新鬼器。

昆阳城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昆阳城翻译及注释

《昆阳城》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昆阳城的景象,表达了对战争残酷和人民痛苦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试看昆阳下,白骨犹衔镞。
莫愿隍水头,更添新鬼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昆阳城为背景,通过描绘城下的白骨和新鬼器,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民苦难的关注。

首句“试看昆阳下,白骨犹衔镞”,揭示了昆阳城战争的残酷景象。白骨象征着战争中阵亡的士兵,而“衔镞”则指的是他们仍然紧握着的兵器。这一景象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人命的脆弱。

接着的“莫愿隍水头,更添新鬼器”,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深忧虑。隍水是指城下的河流,而“新鬼器”则指的是新的战争武器。作者希望人们不要再愿意让新的鬼器出现在隍水头,意味着他对战争的痛苦和破坏力的担忧。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昆阳城下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残酷和人民痛苦的思考。它呼吁人们反思战争的可怕和对和平的珍视,传达了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关切。

昆阳城拼音读音参考

kūn yáng chéng
昆阳城

shì kàn kūn yáng xià, bái gǔ yóu xián zú.
试看昆阳下,白骨犹衔镞。
mò yuàn huáng shuǐ tóu, gèng tiān xīn guǐ qì.
莫愿隍水头,更添新鬼器。


相关内容:

金霞阁

江南杂感

江畔

将解舟走笔呈表臣


相关热词搜索:阳城
热文观察...
  • 刘泾州以所得李士衡观察家号蟾蜍砚其下刻云
    砚如刳蟆腹如月,又若剖瓢萌强发。镌题天宝年造之,刺氏李元传自越。刳蟆剖瓢我莫分,称载作年初......
  • 马殿丞通判密州
    晨装辞北阙,怀绂贰东侯。地本全齐胜,风仍变鲁优。危帆淮上去,古木海边秋。相送江潭客,曾同十......
  • 梦睹
    闭目光不扬,梦睹良亦审。既非由目光,所见定何禀。白日杳无朕,冥遇尝在寝。此恨不可穷,悲泪空......
  • 陪淮南转运魏兵部游濠上庄生台
    周当战国时,何为守静正。干戈既日寻,仁义固不竞。天下皆跖徒,宁知圣为圣。是将万物齐,不顾千......
  • 平山堂留题
    蜀冈莽苍临大邦,雄雄太守驻旌幢。相基树楹气势厖,千山飞影横过江。峰峤俯仰如奔降,雷塘坡小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