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九月奉教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峤
2025-07-19

九月奉教作

唐代  李峤  

曲池朝下雁,幽砌夕吟蛩。
叶径兰芳尽,花潭菊气浓。
寒催四序律,霜度九秋钟。
还当明月夜,飞盖远相从。

九月奉教作作者简介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九月奉教作翻译及注释

九月奉教作

曲池朝下雁,
幽砌夕吟蛩。
叶径兰芳尽,
花潭菊气浓。
寒催四序律,
霜度九秋钟。
还当明月夜,
飞盖远相从。

中文译文:

曲池的水面上,早晨下雁飞行,
幽深的庭院中,晚上有蛩蛩吟唱。
树叶小径,兰花的芳香已经消逝,
花潭中菊花的香气更加浓郁。
寒意催发四季轮回的规律,
霜露已经逾越九秋的时钟。
当明亮的月夜来临时,
我将乘着飞行的轻车与你远行。

诗意和赏析:

李峤的《九月奉教作》以诗人的目光观察了九月的景象。整首诗写景尤为突出,通过交替使用早晨和晚上的景色,将时间的流转表现出来。

首先是描绘了早晨的景象,曲池上飞翔的雁群,象征着秋天的到来。雁是秋天的标志性动物,它们的出现预示着季节的转变。接着,晚上的庭院中传来蛩蛩的吟唱声,这更增加了秋天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庭院里的景色变化。叶径上原本盛开的兰花,现在已经凋谢殆尽,而花潭中的菊花却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兰花渐渐消逝,菊花却在气息逼人的花潭中绽放,前后对比,表现出季节的更迭。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愿望。寒意催发四季轮回的规律,霜露已经度过九秋的钟声,而在明亮的月夜,诗人渴望与爱人乘着飞行的轻车一同远行。这里的“飞盖”是指轻车,也是代指轻快的心情和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九月的描绘,展示了季节的变化和人们对自然的感悟。虽然描述了秋天的凋零和寒冷,但最后表达的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九月奉教作拼音读音参考

jiǔ yuè fèng jiào zuò
九月奉教作

qǔ chí cháo xià yàn, yōu qì xī yín qióng.
曲池朝下雁,幽砌夕吟蛩。
yè jìng lán fāng jǐn, huā tán jú qì nóng.
叶径兰芳尽,花潭菊气浓。
hán cuī sì xù lǜ, shuāng dù jiǔ qiū zhōng.
寒催四序律,霜度九秋钟。
hái dāng míng yuè yè, fēi gài yuǎn xiāng cóng.
还当明月夜,飞盖远相从。


相关内容:

五月奉教作

六月奉教作

四月奉教作

三月奉教作

二月奉教作


相关热词搜索:九月
热文观察...
  • 十月奉教作
    白藏初送节,玄律始迎冬。林枯黄叶尽,水耗绿池空。霜待临庭月,寒随入牖风。别有欢娱地,歌舞应......
  • 十一月奉教作
    凝阴结暮序,严气肃长飙。霜犯狐裘夕,寒侵兽火朝。冰深遥架浦,雪冻近封条。平原已从猎,日暮整......
  • 武三思挽歌
    玉匣金为缕,银钩石作铭。短歌伤薤曲,长暮泣松扃。事往昏朝雾,人亡折夜星。忠贤良可惜,图画入......
  • 和麹典设扈从东郊忆弟使往安西冬至日恨不得同申拜庆
    玉关方叱驭,桂苑正陪舆。桓岭嗟分翼,姜川限馈鱼。雪花含□晚,云叶带荆舒。重此西流咏,弥伤南......
  • 马武骑挽歌二首
    五日皆休沐,三泉独不归。池台金阙是,尊酒玳筵非。巷静游禽入,门闲过客稀。唯馀昔年凤,尚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