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九江暮春书事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曹松
2025-07-26

九江暮春书事

唐代  曹松  

杨柳城初锁,轮蹄息去踪。
春流无旧岸,夜色失诸峰。
影动渔边火,声迟话后钟。
明朝回去雁,谁向北郊逢。

九江暮春书事作者简介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九江暮春书事翻译及注释

《九江暮春书事》是唐代诗人曹松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九江城春天的景象,并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杨柳城初锁,轮蹄息去踪。
春流无旧岸,夜色失诸峰。
影动渔边火,声迟话后钟。
明朝回去雁,谁向北郊逢。

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赏析和诗意的解读:

这首诗写的是九江城的春天景色。诗的开头描绘了杨柳城的形态,用“杨柳城初锁”形象地表现了春天来临时杨柳初生的样子,城中的景色被描绘成杨柳缓缓展开的景象。接着,诗人以“轮蹄息去踪”来暗示春天的到来使得冬季的繁忙渐渐消失,繁忙的景象逐渐远去。

随后,诗人转向描绘九江城的水流,用“春流无旧岸”来形容春天的水流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河岸。这里可以看出春天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生机,改变了往日的景色。夜色逐渐降临,却再也看不到昔日的高山,用“夜色失诸峰”来表达夜晚的幽静和看不到山峰的遗憾。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夜晚渔火的情景,用“影动渔边火”来形容渔民的渔火在夜晚闪烁,映射出水中的倒影,给夜晚增添了一抹柔和的光亮。再用“声迟话后钟”,来形容人们的对话声在夜晚中不断延续,点缀着夜晚的宁静。

最后两句“明朝回去雁,谁向北郊逢”,表达了春天到来之后,迁徙的候鸟又将飞回南方,而留在九江城的人们则期待着明天带来的美好。整首诗词充满了春天的气息,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温暖和美好的向往。

九江暮春书事拼音读音参考

jiǔ jiāng mù chūn shū shì
九江暮春书事

yáng liǔ chéng chū suǒ, lún tí xī qù zōng.
杨柳城初锁,轮蹄息去踪。
chūn liú wú jiù àn, yè sè shī zhū fēng.
春流无旧岸,夜色失诸峰。
yǐng dòng yú biān huǒ, shēng chí huà hòu zhōng.
影动渔边火,声迟话后钟。
míng cháo huí qù yàn, shuí xiàng běi jiāo féng.
明朝回去雁,谁向北郊逢。


相关内容:

对早梅寄友人二首

都门送许棠东归(一作送进士张乔)

双鹭

赠严司直

贻李南平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关下
    百二山河壮帝畿,关门何事更开迟。应从漏却田文后,每度闻鸡不免疑。...
  • 别
    酒尽歌终问后期,泛萍浮梗不胜悲。东门匹马夜归处,南浦片帆飞去时。赋罢江淹吟更苦,诗成苏武思......
  • 病起二首
    病起春已晚,曳筇伤绿苔。强攀庭树枝,唤作花未开。病起绕庭除,春泥粘屐齿。如从万里来,骨肉满......
  • 偶书
    巧者多为拙者资,良筹第一在乘时。市门逐利终身饱,谷口躬耕尽日饥。琼玖鬻来燕石贵,蓬蒿芳处楚......
  • 咏写真
    写得衰容似十全,闲开僧舍静时悬。瘦于南国从军日,老却东堂射策年。潭底看身宁有异,镜中引影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