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寄题阌乡李氏茅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魏野
2025-07-23

寄题阌乡李氏茅亭

宋代  魏野  

阌乡右邑有吾亲,河上茅亭结构新。
五老分明为北里,三峰咫尺是西邻。
儿孙不厌闲游客,鸥鹭偏谙醉主人。
彼此眠云相隐梦,从今应更往还频。

寄题阌乡李氏茅亭翻译及注释

《寄题阌乡李氏茅亭》是宋代魏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阌乡右邑有吾亲,
河上茅亭结构新。
五老分明为北里,
三峰咫尺是西邻。
儿孙不厌闲游客,
鸥鹭偏谙醉主人。
彼此眠云相隐梦,
从今应更往还频。

诗意:
该诗词以寄托情怀的方式,描述了诗人寄托思念之情的李氏茅亭。茅亭位于阌乡右邑,靠近河流,结构新颖。亭内的装饰以五老(五位道家神仙)为主题,明显标示在北面;而亭外的山峰则近在咫尺,位于西边。诗人的子孙后代们不厌倦地在这里游玩,而鸥鹭(指水鸟)则熟悉诗人醉酒时的主人。在这个茅亭里,彼此的梦境相互交融,云雾遮掩,从此以后应该更加频繁地互相往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李氏茅亭的情感表达。茅亭作为一个具体的地点,成为诗人寄托思念之情的象征。通过描述茅亭的位置和结构,诗人展现了自己与茅亭的亲密关系。茅亭内的五老雕像和附近的山峰,烘托出一种宁静、神秘的氛围,也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起伏。诗人的子孙后代在这里游玩,鸥鹭则成为茅亭主人的熟悉伴侣,这些形象增添了生活气息和亲切感。

整首诗情感充沛,通过诗人对李氏茅亭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亲人和过往时光的眷恋之情。茅亭象征着家庭和情感的纽带,而其中的景物和人物则象征着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流转。诗人唤起了读者对故乡、亲情和时光流逝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更多相聚的期盼。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词句展现了作者深情的思绪,并通过描绘具体的景物和人物,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相结合,形成一幅美丽而富有情感的画面。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会被激发出对家乡、亲情和时光流逝的思考,感受到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寄题阌乡李氏茅亭拼音读音参考

jì tí wén xiāng lǐ shì máo tíng
寄题阌乡李氏茅亭

wén xiāng yòu yì yǒu wú qīn, hé shàng máo tíng jié gòu xīn.
阌乡右邑有吾亲,河上茅亭结构新。
wǔ lǎo fēn míng wèi běi lǐ, sān fēng zhǐ chǐ shì xī lín.
五老分明为北里,三峰咫尺是西邻。
ér sūn bù yàn xián yóu kè, ōu lù piān ān zuì zhǔ rén.
儿孙不厌闲游客,鸥鹭偏谙醉主人。
bǐ cǐ mián yún xiāng yǐn mèng, cóng jīn yīng gèng wǎng huán pín.
彼此眠云相隐梦,从今应更往还频。


相关内容:

和孙虞部见赠

和人见咏新鹤

和进士田亚夫见赠

和何学士见咏新得鹤

和冯亚见赠


相关热词搜索:李氏茅亭
热文观察...
  • 寄赠河中表兄李渎
    早年声誉压群公,耻与浮华鬭竞同。似我枉教縻好爵,如君方信是冥鸿。轩车少见权门下,图籍多于秘......
  • 寄王谷推官
    登科二十载,佐幕尚如初。官为诗磨折,家因酒破除。青衫应懒补,白发想慵梳。别后常相忆,何缘得......
  • 寄赠河中孙大谏兼简刘大著李渎处士
    暂出皇州路不赊,莫同梦得动咨嗟。双旌况镇重华国,五府犹为大尹家。刘耀卿方知属邑,李长源旧寄......
  • 寄赠蓝田王闢寺丞
    蓝田名冠古京华,诗匠移风更可夸。解使射生人改业,能令逐熟客安家。韩文公记存厅壁,王右丞居对......
  • 寄赠知洋州李泽屯田
    一种分符命最优,翠微深处是洋州。白云绕座疑山相,红旆随行表郡侯。禅定僧疑陪静话,音声鸟称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