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惊秋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齐己
2025-07-19

惊秋

唐代  齐己  

褰帘听秋信,晚傍竹声归。
多故堪伤骨,孤峰好拂衣。
梧桐凋绿尽,菡萏堕红稀。
却恐吾形影,嫌心与口违。

惊秋作者简介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惊秋翻译及注释

《惊秋》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诗词的分析:

中文译文:
褰帘听秋信,晚傍竹声归。
拉开帘幕倾听秋天的消息,晚上靠近竹林听归鸟的声音。
多故堪伤骨,孤峰好拂衣。
多事情的困扰令我感到痛苦,独立的峰峦是我喜欢拂拭衣袖的地方。
梧桐凋绿尽,菡萏堕红稀。
梧桐叶子黄了凋落一空,菡萏花儿凋谢变得稀少。
却恐吾形影,嫌心与口违。
我担心我自己的影子,担心我的心意与言辞不一致。

诗意和赏析:
《惊秋》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种种烦扰和困境的感受。诗中通过听秋天的消息、倾听竹声和拂拭衣袖等动作,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态。作者表达了他对多事之扰的痛苦之情,也表达了对秋天衰败的景象的感慨。最后两句“却恐吾形影,嫌心与口违”,表达了作者对自身的担忧,担忧自己的行为与言辞不能一致。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迷惘,激发读者对秋天的思考和共鸣。

总之,《惊秋》通过秋天的景象和个人情感的表达,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生活的迷惘,展示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让读者产生共鸣。

惊秋拼音读音参考

jīng qiū
惊秋

qiān lián tīng qiū xìn, wǎn bàng zhú shēng guī.
褰帘听秋信,晚傍竹声归。
duō gù kān shāng gǔ, gū fēng hǎo fú yī.
多故堪伤骨,孤峰好拂衣。
wú tóng diāo lǜ jǐn, hàn dàn duò hóng xī.
梧桐凋绿尽,菡萏堕红稀。
què kǒng wú xíng yǐng, xián xīn yǔ kǒu wéi.
却恐吾形影,嫌心与口违。


相关内容:

送徐秀才游吴国

忆别匡山寄彭泽乾昼上人

寄欧阳侍郎(时在嘉州馈遗)

读贾岛集

寻阳道中作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夏日荆渚书怀
    嵩岳去值乱,匡庐回阻兵。中途息瓶锡,十载依公卿。不那猿鸟性,但怀林泉声。何时遂情兴,吟绕杉......
  • 言诗
    毕竟将何状,根元在正思。达人皆一贯,迷者自多岐。触类风骚远,怀贤肺腑衰。河桥送别者,二子好......
  • 寄当阳张明府
    玉泉神运寺,寒磬彻琴堂。有境灵如此,为官兴亦长。吏愁清白甚,民乐赋输忘。闻说巴山县,今来尚......
  • 山中喜得友生书
    柴门关树石,未省梦尘埃。落日啼猿里,同人有信来。自成为拙隐,难以谢多才。见说相思处,前峰对......
  • 看水
    范蠡东浮阔,灵均北泛长。谁知远烟浪,别有好思量。故国门前急,天涯照里忙。难收上楼兴,渺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