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假山拟宛陵先生体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陆游
2025-07-24

假山拟宛陵先生体

宋代  陆游  

叠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
旁为负薪径,中开钓鱼庵。
谷声应钟鼓,波影倒松楠。
借问此何许,恐是庐山南。

假山拟宛陵先生体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假山拟宛陵先生体翻译及注释

《假山拟宛陵先生体》是陆游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一个人工制作的假山景观,同时表达了对自然山水之美的追求和对庐山的向往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叠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
旁为负薪径,中开钓鱼庵。
谷声应钟鼓,波影倒松楠。
借问此何许,恐是庐山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人工制作的假山景观,通过堆叠石块形成小山,埋入大缸中形成小潭。在小山的旁边有一条负薪的小径,而在其中间有一座名为钓鱼庵的小亭子。在这个人工的山水景观中,谷中的声音回响着钟鼓的声音,波纹倒映着松树和楠木的倒影。

这首诗词通过人工手段创造了一个仿真的山水景观,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之美的追求和对庐山的向往之情。作者以拟宛陵先生体的形式,将自然山水的景色描绘于人工假山之中,通过人工制作来寻求对自然美的再现和追忆。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生动,通过谷声、钟鼓、波影等形象的描绘,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这个假山景观中的山水之美和宁静祥和的氛围。

最后两句“借问此何许,恐是庐山南”,表达了作者对这个人工假山景观的赞叹和疑问。作者想知道这个假山景观的灵感来源和制作技巧,但又感觉它仿佛是庐山的南方景色一样美丽。这种赞叹和疑问,既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假山景观的赞美,也折射出他对庐山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之美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一个人工假山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之美的向往和追忆,表达了对庐山的美景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工艺术创作的赞叹和思考。

假山拟宛陵先生体拼音读音参考

jiǎ shān nǐ wǎn líng xiān shēng tǐ
假山拟宛陵先生体

dié shí zuō xiǎo shān, mái wèng zuò xiǎo tán.
叠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
páng wèi fù xīn jìng, zhōng kāi diào yú ān.
旁为负薪径,中开钓鱼庵。
gǔ shēng yīng zhōng gǔ, bō yǐng dào sōng nán.
谷声应钟鼓,波影倒松楠。
jiè wèn cǐ hé xǔ, kǒng shì lú shān nán.
借问此何许,恐是庐山南。


相关内容:

示客

纵游深山随所遇记之

纵游深山随所遇记之

纵游深山随所遇记之

纵游深山随所遇记之


相关热词搜索:假山先生
热文观察...
  • 假山拟宛陵先生体
    叠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旁为负薪径,中开钓鱼庵。谷声应钟鼓,波影倒松楠。借问此何许,恐是庐......
  • 采药
    篢子编成细箬新,独穿空翠上嶙峋。丹砂岩际朝暾日,狗杞云间夜吠人。络石菖蒲蒙绿发,缠松薜荔长......
  • 晨雨
    挥汗驱蚊废夜眠,清晨一雨便翛然。凉生池阁衣巾爽,润入园林草木鲜。青蒻云腴开斗茗,翠甖玉液取......
  • 晨雨
    过云生谷暗,既雨却窗明。低燕争泥语,浮鱼逆水行。山川增秀色,草木有奇声。处处青秧满,长歌乐......
  • 出近村晚归
    松枝代如意,綀布制单衣。出每沾晨露,归当送夕晖。野花当路发,沙鸟背人飞。到舍灯初上,茅檐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