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回中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温庭筠
2025-07-18

回中作

唐代  温庭筠  

苍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
吴姬怨思吹双管,燕客悲歌别五侯。
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夜来霜重西风起,陇水无声冻不流。

回中作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回中作翻译及注释

《回中作》是唐代温庭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苍茫寒空中远远的色彩让人感到愁苦,
呜呜的戍角在高楼上响起。
吴姬的思念之情吹响了双管,
燕客的悲歌告别了五侯。
千里关山的边缘野草在傍晚时越发凄凉,
一颗孤独的星星和烽火在朔云中闪耀秋光。
夜深了,重重霜冻下西风咆哮,
陇水无声,因为冻结而无法流动。

诗意:
《回中作》描绘了唐代边塞的凄凉景色和军旅生活的苦楚。诗中通过寥寥数语,传达了作者对边塞军士和士兵妻子的思念和牵挂之情。诗人以凄迷的意境表达了边塞的孤寂和苦涩,以及战乱带来的分离和痛苦。

赏析:
这首诗词采用了流畅的五言绝句,以朴素平实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边疆军民生活环境的感慨和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苍茫寒空、霜重西风等,诗人创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加强了对思乡之情和战争的揭示。通过描写吴姬和燕客的离别,以及关山边的焦点,揭示了边塞人民的凄凉命运。整首诗词朴素而悲凉,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怀念和思恋之情,体现了温庭筠那种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情厚意。

回中作拼音读音参考

huí zhōng zuò
回中作

cāng mǎng hán kōng yuǎn sè chóu, wū wū shù jiǎo shàng gāo lóu.
苍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
wú jī yuàn sī chuī shuāng guǎn,
吴姬怨思吹双管,
yàn kè bēi gē bié wǔ hóu.
燕客悲歌别五侯。
qiān lǐ guān shān biān cǎo mù, yī xīng fēng huǒ shuò yún qiū.
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yè lái shuāng zhòng xī fēng qǐ, lǒng shuǐ wú shēng dòng bù liú.
夜来霜重西风起,陇水无声冻不流。


相关内容:

戏赠张书记

宿成湘林下

池塘晚景

酬张籍王建

送崔珏往西川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辞二知己
    一双千岁鹤,立别孤翔鸿。波岛忽已暮,海雨寒濛濛。离人闻美弹,亦与哀弹同。况兹切切弄,绕彼行......
  • 黄陵庙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容华自俨然。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
  • 送孙逸人
    衣屡犹同俗,妻儿亦宛然。不餐能累月,无病已多年。是药皆谙性,令人渐信仙。杖头书数卷,荷入翠......
  • 僧舍二首
    只言双鬓未蹉跎,独奈牛羊送日何。禅客不归车马去,晚檐山色为谁多。溪上禅关水木间,水南山色与......
  • 赠智朗禅师
    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上人光惨貌,古来恨峭发。涕辞孔颜庙,笑访禅寂室。步随青山影,坐学白......